發布時間:2022-01-24 09:30:54 中國交通新聞網

正值大寒,福建廈門港海潤集裝箱碼頭卻一派火熱。橙紅色的橋吊自動運行,將一個40尺集裝箱從巨輪上緩緩吊起,平緩越過船舷,穩穩落在藍色的自動駕駛集卡(IGV)上,隨后運往堆場,停在一臺經智能化改造的輪胎式龍門吊下面。龍門吊自動抓取,精準平穩地將IGV上的集裝箱放到指定的場箱位上,整個流程一氣呵成。1月20日,全國首個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項目迎來試投產。
全港區、全作業鏈智能化改造
智能化碼頭從表面上看依然是碼頭機械作業場景,但內在本質卻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以龍門吊作業為例,過去龍門吊司機需要爬上近30米高的設備,在小小的駕駛室里彎腰俯身作業。智能化改造后,司機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里操作手柄,大部分繁雜的操作可以交給智能化系統完成。
“這無疑是一次革命。”一位業內人士評價,目前國內大多數傳統碼頭的作業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物流行業新發展趨勢,智能化改造迫在眉睫。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的重要指示以及《交通強國建設綱要》部署,2020年7月,廈門港務控股集團以海潤碼頭為試點,率先啟動國內首個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港區、全作業鏈的智能化改造創新工程。
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智能化改造難度高是業內共識,但因其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各項目公司不斷探索和突破的目標。廈門港務控股集團專業團隊在不改變堆場布局、不改變碼頭作業工藝的前提下,應用當前行業最先進的IGV進行平面運輸,自主研發碼頭“超強大腦”智能生產管理系統(i—TOS),搭建了全國首個物理隔離工業控制級5G專網,實現了作業指令發布、集裝箱裝卸、平面運輸、堆場作業等多環節用“智能化”統領、串聯,并與集裝箱智慧物流平臺對接,將碼頭操作管理智能延伸至集裝箱全物流鏈。
目前,智能生產管理系統已完成與IGV水平運輸管理系統的對接,并對其派發指令,將IGV高效融合到碼頭的生產作業過程中。在覆蓋全碼頭、實現全場景應用的工業控制級5G專網支持下,IGV除了可以實時接收并精準執行操作系統指令外,還可以根據周邊環境自動做出微調、避讓等動作,安全穿行在碼頭堆場中。
成為改造升級“行業樣本”
廈門港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智能化改造項目投資小、見效快、可復制、可推廣,堪稱傳統集裝箱碼頭改造升級的“行業樣本”。2021年8月,該項目被列入《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1—2025年)》智慧港口重點工程,成為“以點帶面”的示范項目。
技術創新不僅是個腦力活,也是個團隊活。針對傳統輪胎式龍門吊整體柔性較大、胎壓不均、容易晃動等問題,廈門港務控股集團專業團隊聯合攻克了防搖、大車自動行走、高精度定位等十幾項行業性難題。經過改造的龍門吊自動堆疊箱精度、效率都實現了突破。改造后,一名司機可同時遠程操控6臺智能化龍門吊?!拔覀兂晒ν瓿伤休喬ナ烬堥T吊的智能化改造,已經超出業界預期,可廣泛推廣應用,帶動全行業變革?!表椖繉I團隊負責人說。
廈門港是全球第14大集裝箱港,航線通達50個國家和地區的141座港口,不僅是我國東南沿海的核心航運樞紐,也是福建對外開放的窗口。2021年,廈門港海潤碼頭吞吐量達100.13萬標箱,同比增長2.16%。智能化設備試運行以來,系統穩定性和整體作業效率均超過預期,智能化設備作業量超過四成。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