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4-22 13:33:26 中國商報

作為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目前農產品電商發展正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其中,數字化、綠色、可持續正成為其創新發展的關鍵詞。
“數字化轉型與創新是2021年農產品電商發展的新熱點,目前農產品電商新模式層出不窮,國企、縣域電商、互聯網平臺都在持續發力模式創新。”近日,在2022中國農產品電商高層研討會上,中國食品(農產品)安全電商研究院院長洪濤表示。
會上同時發布了《2022中國農產品電商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農產品電商發展一方面面臨政策利好,農村電商示范力度加大;另一方面是農產品電商進入“嚴監管”期,社區團購從快速發展到行業深耕,各平臺開始往農產品上行、供應鏈優化、冷鏈物流和倉儲建設、農村網點建設等方向積極發力,且農產品電商上市成為熱點。
當前,鄉村振興正以“數字化”為抓手加快實現,農產品電商的發展也在由“數字農業”向“數字農產品”轉型。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20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4.23%;農產品物流額首次達到5萬億元;農產品進出口貿易額突破3000億美元大關,達到3041.7億美元。截至2021年9月,我國淘寶村達到7023個,淘寶鎮達到1598個。
多樣的創新型模式正在農產品電商領域里遍地開花。據了解,網庫集團的“百家優品中國行”、國家城鄉供應鏈創新應用示范企業的各類實踐、浙江平陽縣域電商的數字化轉型、一畝田的“燈塔行動”、惠農網數字農產品品牌模式、數字農產品“電商+保險”(如供銷 e 家、棉花交易市場、832 平臺),各類互聯網平臺旗下的社區團購、網絡直播、“品牌+”等新模式都在過去一年中不斷迭代。
需要注意的是,報告還指出,2021年我國農產品電商發展面臨一些問題,包括“兩張皮”現象嚴重,農產品電商文化滯后 、農產品電商模式同質化 、生鮮電商盈利能力不足、大宗農產品電子交易市場仍然不能夠服務實體經濟、網絡直播違規行為以及“虛假種草”等。
“目前農產品電商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中國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總監陳月敏則表示,質量參差不齊、品牌特色不強、專業人才稀缺、基礎設施不全等是限制國內農產品電商發展,特別是農產品上行的主要問題。
“總體來說,農產品電商已從藍海市場變為紅海市場,從快速發展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目前迫切需要轉變政策思路,從注重電商銷售轉向優化、升級產業鏈、供應鏈,提升企業品牌、產品品牌,進一步夯實農產品電商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鞭r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處長張天翊表示,農業農村部會繼續加大脫貧地區農村電商政策支持力度,深入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充分用好已有項目支持農村電商發展,并加強人才培訓。
“在發展時必須繃緊規則這根弦,我們要倡導將競爭對手變成競爭伙伴的新電商文化,同時,避免同質化競爭、趨同投資以及重復建設,以形成中國特色的農產品電商發展模式?!焙闈J為,農產品電子商務宏觀的趨勢是數字化、國際化、標準化、綠色化、網鏈化、品牌化、規范化、生態化,并且在一兩年內不會發生變化。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