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09 14:48:11 商用汽車觀察 | 福田康明斯

近日,福康F家族-輕型發動機榮獲工信部“卡車用輕型柴油發動機”單項冠軍。單項冠軍評選是國家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引導制造企業在細分產品領域專注創新和質量提升、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促進我國制造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而開展的專項培育提升行動。
4月,在這個鮮花盛開、北京最美的季節,汽車觀察傳媒總編輯劉小勇、商用汽車觀察主編王蘭來到位于沙陽路的北京福田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獨家專訪了福田康明斯總經理陳華,請他深度解碼“單項冠軍”背后的故事。
“燈塔工廠”和“單項冠軍”的含金量都很高,但對福田康明斯來講還有更重要的東西。
繼“燈塔工廠”之后,福田康明斯再奪冠。
據悉,2016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開始評選“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是指長期專注于制造業某些特定細分產品市場、生產技術或工藝國際領先、單項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業。
那么,此次榮獲 “卡車用輕型柴油發動機”單項冠軍的福康F家族-輕型發動機是一個怎樣的平臺?此次獲獎對中國汽車制造業、對福田康明斯有著怎樣的意義?面對記者的提問,福田康明斯總經理陳華給出了答案。
為中國而生的F系列
“最初,F系列產品的研發不在中國,主要由英國、美國專家針對中國市場進行研發,由于當時國內主要以技術水平較低、比較廉價的機械泵發動機為主,F系列在最開始投入的就是全球主流的電控高壓共軌發動機,面向可靠耐久需求很高的高端市場,而當時中國整車市場也以低端產品為主,導致我們最開始的銷量并不太理想。后來,隨著中國排放標準不斷升級,中國團隊研發能力、創新能力越來越強,技術研發逐步往中國進行轉移,比如國六產品的研發就在中國獨立完成。”提起F平臺,陳華如數家珍,“F系列產品是福田康明斯成立以后,針對中國輕卡市場率先投放的產品,雙方股東認為中國輕卡市場發展前景巨大,前期規劃年市場規模為20萬臺~40萬臺。除了中國市場外,還在南美、巴西、歐洲、俄羅斯等全球市場取得不錯業績,曾實現了年出口量10萬臺的好成績。目前,F系列產品的排量有2.8升、3.8升、4.5升,還有去年剛投放市場的2.5升。”
關于全球商用車排放法規的公布執行進程,中國的法規標準經歷了從跟隨到引領的過程。從照搬歐洲排放標準,到出臺最近執行的國六排放,中國輕卡行業用十幾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三四十年柴油排放標準升級發展過程。而福田康明斯F系列發動機,除了提前滿足排放法規外,還創造了單車180萬公里無大修的紀錄以及超過數千個百萬公里無大修客戶。至今,F平臺產品總運營里程保守估計已經超過1000億公里,累計銷量超過160萬臺,幾乎涵蓋所有全球主流輕型商用車制造商。
業內流傳“無福康,不輕卡”的說法,足見F系列產品的冠軍實力。
力破大而不強的瓶頸
雖然中國商用車品牌始終在比肩世界一流的路上快速追趕,但大而不強依然是中國商用車邁向高端制造過程中亟需解決的短板。陳華說:“目前,中國商用車行業雖然保有量最大,甚至有些細分市場已超過全球50%份額,但仍大而不強。”
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卡車出口數量及同比均創近10年新高,累計出口36.8萬輛,同比增長近9成(88%),其中輕卡占比65%。但是,我國卡車主要出口地是經濟欠發達國家,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仍然沒有競爭優勢。其中,卡車出口地排名前五國家為智利、越南、澳大利亞、菲律賓、秘魯。
商用車的生產資料屬性就注定以“讓用戶賺錢”為生存價值,沒有對于用戶需求實際使用情況的大量積累調研,沒有針對全球最高標準排放以及油耗法規的研發高投入,沒有高標準數字化的運營過程管控,沒有對市場需求反饋高效回應的機制和核心團隊,都難以做到“追求卓越,成就客戶”。
福田康明斯作為商用車核心零部件企業,在推動行業邁向高端、響應國家智能制造戰略方面起到表率作用。首先,在2008年建立初始,福田康明斯就引入了康明斯最新的技術和產品平臺,也運用了在全球范圍內數一數二的生產制造系統解決方案。當時,F工廠的協作機器人、世界領先的設備比比皆是,在數字化智能化處于萌芽狀態的十幾年前,這些設備已實現閉環系統下的最佳制造狀態。其次,隨著智能化和數字化的發展,福田康明斯一直摸索如何將所有的設備打通,實現信息互聯互通。目前,依托雙方母公司各自的強勢領域,福田康明斯已實現端到端的系統性解決方案,在以客戶為中心進行流程設計、實現跨職能無縫鏈接、在組織間甚至供應鏈層面打造持續連接的三個方面成功實現落地執行。
“20年前,中國商用車與全球先進水平的差距非常大;近10年,中國商用車行業加快追趕速度,不斷縮短差距。國外商用車品牌在中國市場銷量占比越來越小,足見中國商用車不斷提升的技術實力與較高性價比。” 陳華認為,“從國三到國六,中國用很短的時間追趕并比肩了全球最嚴格排放標準。領先的中國商用車關鍵零部件企業,尤其是發動機行業的技術水平已經做到了追平甚至局部領先全球。”
隨著中國排放法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同步,福田康明斯對中國市場產品研發模式已由過去的拿來主義變為針對中國運營環境的本土化研發。中通快遞作為中國快遞業“航母”,不斷增加配置福康動力國產卡車的數量,詮釋了中國發動機品牌的技術實力與話語權。
陳華認為,國際卡車品牌選配中國發動機品牌不是個例而是發展趨勢。
更看重的獎項是用戶的口碑
提起“燈塔工廠”與“制造業單項冠軍”的關系,陳華認為,燈塔工廠是對企業整體實力的認可,企業實力為產品單項冠軍提供助力,前者是過程,后者是結果,都屬于福田康明斯綜合能力的外在體現。
商用車用戶的最終訴求都以車輛運營的“提質增效”為中心,都希望車輛出勤率高、全生命周期運營成本低。作為發動機行業實現“端到端解決方案”的優秀代表,福田康明斯實現了全價值鏈信息流的鏈合互通,為滿足終端用戶多樣化需求起到示范效應。
冠軍產品的背后是企業持續不斷的創新力,而創新源源不斷的動力則來自企業機制和投入上的有效保障。一方面,在質量效益方面,福田康明斯始終強調“0缺陷”質量文化;另一方面,福田康明斯每年研發投入將近5億元,已取得國家級專利500多個,在智能制造方向上更是不惜成本投入各種新技術、新裝備。
據陳華介紹,所謂端到端就是從供應鏈端到客戶端,福田康明斯都有“數字化,智能化”解決方案。針對商用車用戶最關注的高效出行、TCO兩個方面,福田康明斯提供了多樣的解決方案。比如針對大物流用戶一個路線、不同車型、不同油耗的問題,通過車聯網數據分析高油耗車型,修改不良駕駛習慣、遠程標定等手段降低車隊油耗。比如根據山區、國道等不同貨物不同路線的車輛,通過智能化熱管理手段,實現更低油耗。再如,在服務診斷方面,根據用戶車輛實際運營狀況,調整保養周期,降低用車成本,創造更大價值。
汽車觀察傳媒總編輯劉小勇與福田康明斯總經理陳華
陳華透露,要想實現終端產品的可靠品質,供應商環節同樣重要。目前,福田康明斯正在思考如何將成熟智造經驗向供應商端延伸的解決方案。他解釋說:“燈塔工廠、單項冠軍是對福田康明斯實力的認可,但要想在市場競爭中活下去、活得好,始終保持冠軍地位,取決于用戶的認可度。所有的獎項都以更好服務用戶、為用戶創造價值為終極目標。因為追求卓越成就客戶,是每一位福田康明斯員工工作的目標。
可見,對于福田康明斯來說,有形的獎杯固然重要,但用戶的口碑、用戶的笑臉才是福田康明斯更為珍視的獎項和公司永遠追求的目標。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