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4-14 14:23:31 中國新聞網

國新辦4月14日舉行經濟數據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一季度進出口情況。針對“智慧海關”建設的最新進展和下一步的重點打算這一問題,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政府工作報告》連續兩年對智慧海關建設作出了部署,一年多來,海關總署以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為主要路徑,一方面推進監管制度改革創新、業務流程優化再造,另一方面積極引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海關監管服務全面轉型升級,實現安全、便利、高效的統一,全力服務外貿高質量發展、支持高水平對外開放。
呂大良指出,目前,海關總署已經逐步建立了以九大標志性工程為代表的智慧海關框架體系,推動各業務場景加速建設、應用和復制推廣,在維護國門安全、促進通關順暢和便利、推動便民利企等方面都已經取得明顯成效。
研發應用衛生檢疫智能閘機,整合體溫監測、傳染病風險監測等多項功能,為廣大旅客進出境提供了無感通關新體驗。加大“智能審圖”技術的應用,通過智能模型對貨物、物品的安全準入、貿易管制等風險實現智能預警、自動布控、精準攔截,讓國門安全防線更加牢固,這已經成為中國海關在國際海關界的一張名片。探索實施進口鐵路運輸銅精礦遠程視頻查驗模式,在確保質量安全管控的基礎上,實現貨物精準分流,有效緩解口岸擁堵、提高通關效率,為企業節約物流成本。
呂大良表示,今年,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海關總署將進一步做好智慧海關“建設”和“合作”這兩篇文章。
“建設”方面,將以“總裝集成、基本成型”為目標,加快各業務場景建設實施、落地應用,特別是串聯集成,推動海關業務轉型升級、流程優化再造,打造“無感通關、智能監管、無事不擾、無處不在”的智慧通關新體驗。
“合作”方面,將繼續深化與世界貿易組織、世界海關組織等的溝通合作,持續推動全球“智慧海關”在線合作平臺建設,加快打造金磚國家海關示范中心,促成更多務實合作,為世界海關現代化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