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9-30 09:00:05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2021年9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6%,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在連續18個月運行在擴張區間后,落入50%以下,表明制造業增速有所回調。分項指數變化顯示,指數回調主要是受生產端回落影響,9月份市場需求偏弱運行、能耗雙控政策以及大宗商品價格高位上漲等因素導致企業生產活動放緩。但新動能保持較快增長,有利于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多重因素影響疊加,企業生產活動放緩。9月份生產指數較上月下降1.4個百分點至49.5%,降幅較為明顯。影響因素包括內外兩個方面,內在影響因素主要是國內外需求增速趨勢性放緩,企業生產動力減弱。9月新訂單指數為49.3%,較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下降,且連續2個月運行在50%以下。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6.2%,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創年內新低,且連續6個月下降。企業調查顯示,反映市場需求不足的企業比重連續4個月超過36%。
外在影響因素一是能耗雙控政策的實施,部分地區耗能較高的基礎原材料企業生產經營有所下降。9月基礎原材料行業PMI為47.3%,較上月下降0.7個百分點,生產指數降至46%以下的較低水平。且基礎原材料行業放緩導致供應鏈中下游的原材料供給偏緊,進一步影響了中下游企業生產。二是大宗商品價格高位上升,對部分企業的采購活動有所抑制。購進價格指數為63.5%,較上月上升2.2個百分點。企業調查顯示,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業比重超過62%。從細分行業來看,大宗商品價格上升抑制了基礎原材料行業采購,行業采購量指數較上月下降超過3個百分點至50%以下。
新動能繼續較快增長,有利于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9月份,新動能繼續保持較好增長勢頭,增速明顯快于制造業整體。裝備制造業PMI為51.8%,較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保持在52%以上;高技術制造業PMI為54%,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上升至56%和54%以上。結合來看,新動能市場供需增速平穩較快,活力不斷增強,有利于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優化能耗結構。
從整個三季度來看,經濟總體保持恢復勢頭,新動能持續平穩較快增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大型企業持續保持較好支柱作用。大型企業PMI持續運行在50%以上,9月份較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至50.4%,其中新訂單指數較上月上升1.2個百分點至51%,表明大型企業需求基礎相對較好。企業心態仍較為積極,尤其是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和消費品制造業企業,9月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均保持在60%以上,消費品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高于56%,三大行業的采購量指數均較上月上升超過0.5個百分點,反映出企業對后市預期仍相對樂觀,加快備貨以備生產所需。
但由于相關政策措施邊際效應遞減,國內汛情和多點散發疫情擾動,外部環境復雜多變,以及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導致成本約束凸顯、供應鏈脆弱,經濟恢復進程出現波動跡象,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制造業PMI連續6個月下降,9月份降至50%以下,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連續下降。當前值得特別關注的是,市場需求呈現較為明顯回落跡象,新訂單指數8、9月份回落至50%以下;原材料及物流等要素成本普漲,企業生存發展環境趨緊,尤其中小企業壓力加大,9月份中小企業PMI均有明顯下降。就業形勢也有所偏緊,從業人員指數下降。
四季度,經濟仍有平穩運行基礎,要注意針對當前問題做好跨周期調節,多措并舉擴需求,進一步充實經濟發展動力;做好大宗商品穩價保供,保持供應鏈穩定,促進大宗商品價格回落,降低企業成本;統籌疫情防控、能耗雙控和經濟發展,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貴州省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貴陽召開
- 任豪祥:產學研聯動創新潮 共推行業攀新高
- 全球服務貿易聯盟理事長姜增偉一行來訪中物聯座談交流
- 崔忠付主持《汽車零部件物流 塑料周轉箱尺寸系列及技術要求》國家標準預審會
- 關于開展2025年度全國重點企業統計調查的通知
- 中國公路物流運價周指數報告(2025.5.9)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4期預告:《物流業與制造業融合 物流項目融合水平評價指南》團體標準宣貫
- 關于舉辦“2025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商貿流通數據要素解決方案大賽”的通知
- 2025年4月份電商物流指數為111.1點
- 蔡進會見華為數字能源中國區副總裁宋凱一行
- 中物聯開展關于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工作的“三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