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政策法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地方及其他 > 正文

福建省商務廳等9部門關于印發《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2-04-18 10:22:29 福建省商務廳網站

福建省商務廳等9部門關于印發《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

閩商務〔2022〕27號

各設區市(不含廈門)、平潭綜合實驗區商務、發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市場監管、郵政管理部門,福州海關各隸屬海關:

根據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5年)》(商流通函〔2021〕397號),省商務廳、發改委、財政廳、自然資源廳、住建廳、交通運輸廳、市場監管局、郵政管理局和福州海關聯合制定了《福建省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福建省商務廳

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福建省財政廳

福建省自然資源廳

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福建省交通運輸廳

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州海關

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福建省郵政管理局

2022年3月30日

福建省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和建設現代流通體系的決策部署,加快提升我省商貿物流現代化水平,促進商貿物流提質降本增效,根據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5年)》,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提升商貿物流網絡化、協同化、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和全球化水平,健全現代流通體系,促進商貿物流提質降本增效,便利居民生活消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到2025年,基本形成暢通高效、協同共享、標準規范、智能綠色、融合開放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培育一批有品牌影響力和較強競爭力的商貿物流企業,商貿物流網絡更加健全,區域物流一體化加快推進,新模式新業態加快發展,商貿物流服務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提升,商貿服務業和進出口貿易物流成本進一步下降。

二、重點任務

(一)優化商貿物流網絡布局。支持福州、泉州、三明、平潭列入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統籌推進城市商業設施、物流設施、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和升級改造,推動將綜合物流園區、快遞分撥中心、智能快件箱(信包箱)、郵政快遞末端配送網點等作為城市重要的公共服務設施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優化空間布局。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健全農村商貿服務和物流配送網絡。(省商務廳、發改委、交通運輸廳、自然資源廳、住建廳、郵政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建設城鄉高效配送體系。強化綜合物流園區、配送(分撥)中心服務城鄉商貿的能力,促進干線運輸與城鄉配送高效銜接。鼓勵有條件的城市搭建城鄉配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推動城鄉配送車輛“統一車型、統一標識、統一管理、統一標準”。深化“快遞進村”工程,加快構建城鄉雙向暢通的寄遞網絡。整合商貿流通、郵政快遞、交通運輸等農村物流資源,推進“多站合一”,發展共同配送。完善農產品寄遞物流骨干網絡和基礎設施,提升農產品流通效率和效益。(省商務廳、交通運輸廳、郵政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促進區域商貿物流一體化。加強省內城市群、都市圈商貿物流協同。優化整合區域商貿物流設施布局,加強功能銜接互補,減少和避免重復建設,提高區域物流資源集中度和商貿物流總體運行效率。(省商務廳、發改委、交通運輸廳、自然資源廳、住建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提升商貿物流標準化水平。引導商貿物流企業使用標準托盤(1200mm×1000mm)、標準物流周轉箱(筐)等物流載具,對上下游物流設備設施進行標準化改造。推動應用全球統一編碼標識(GS1),拓展標準托盤、周轉箱(筐)信息承載功能,推動托盤條碼與商品條碼、箱碼、物流單元代碼關聯銜接。鼓勵發展帶板運輸,支持貨運配送車輛尾板改造。探索構建開放式標準托盤、周轉箱(筐)循環共用體系,支持配套設施建設。積極推薦標準化工作成績突出的商貿物流企業及個人參與標準化工作有關表彰和激勵。(省商務廳、交通運輸廳、住建廳、市場監管局、郵政管理局、發改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推廣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商貿物流全場景融合應用,提升商貿物流全流程、全要素資源數字化水平。探索應用標準電子貨單,持續推進快遞一聯電子運單應用。支持傳統商貿物流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加快高端標準倉庫、智能立體倉庫建設。完善末端智能配送設施,加快推動智能信報箱推廣應用和升級改造,推進自助提貨柜、智能生鮮柜、智能快件箱(信包箱)等配送設施進社區,推動將智能快件箱(信包箱)、郵政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等設施納入社區服務基礎設施,做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省商務廳、住建廳、郵政管理局、自然資源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支持商貿物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鼓勵商貿服務企業與物流企業深化合作,優化業務流程和渠道管理,促進自營物流與第三方物流協調發展。推廣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統一配送、分時配送、夜間配送等集約化配送模式,完善前置倉配送、門店配送、即時配送、網訂店取、自助提貨等末端配送模式。加強末端投遞車輛管理,提升末端配送效率。支持家電、醫藥、汽車、大宗商品、再生資源回收等專業化物流發展,鼓勵郵政快遞企業提供定制服務。(省商務廳、交通運輸廳、郵政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促進供應鏈物流管理水平提升。鼓勵商貿企業、物流企業通過簽訂中長期合同、股權投資等方式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將物流服務深度嵌入供應鏈體系,提升市場需求響應能力和供應鏈協同效率。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創建,構建和優化產業協同平臺,進一步加快流通領域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省商務廳負責)

(八)推進冷鏈物流加快發展。落實《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推動廈門、泉州、漳州列入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支持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進出口口岸等建設改造冷凍冷藏倉儲設施,推廣應用移動冷庫、恒溫冷藏車、冷藏箱等新型冷鏈設施設備。改善末端冷鏈設施裝備,提高城鄉冷鏈設施網絡覆蓋水平。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發展冷鏈物流智能監控與追溯平臺,建立全程冷鏈配送系統。(省發改委、商務廳、交通運輸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加快綠色物流體系建設。開展電商快遞包裝綠色協同治理,鼓勵使用可循環利用環保包材,推進產品與運輸包裝一體化,減少電商商品在寄遞環節的二次包裝,推動貨物包裝和物流器具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大力推廣節能和清潔能源運輸工具與物流裝備,引導物流配送企業使用新能源車輛或清潔能源車輛。發展綠色倉儲,支持節能環保型倉儲設施建設。加快構建新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支持建設綠色分揀中心,提高再生資源收集、倉儲、分揀、打包、加工能力,提升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化、專業化、信息化發展水平。(省商務廳、發改委、交通運輸廳、郵政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促進國際物流發展。支持優勢企業參與國際物流基礎設施投資和國際道路運輸合作,暢通國際物流通道。推動商貿物流型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打造國際物流網絡支點。引導和支持骨干商貿企業、跨境電商平臺、跨境物流企業等高質量推進海外倉、海外物流中心建設,完善全球營銷和物流服務網絡。加快建設國際寄遞物流服務體系,加強國際快遞航空網絡能力建設,提升國際物流便利化水平。積極培育有國際競爭力的航運企業,持續增強航運自主可控能力。(省商務廳、發改委、交通運輸廳、郵政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繼續推進口岸通關一體化改革,鞏固壓縮進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成效。推廣“兩步申報”“提前申報”等便利化措施,提高通關效率。加強對關區內商貿物流企業信用培育輔導,幫助引導符合認證標準條件的企業積極申請成為AEO企業。(福州海關、省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培育商貿物流骨干企業。鼓勵有條件的商貿企業、物流企業通過兼并重組、上市融資、聯盟合作等方式優化整合資源、擴大業務規模,開展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在連鎖商超、城鄉配送、綜合物流、國際貨運代理、供應鏈服務、冷鏈物流等領域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服務水平高、有品牌影響力的商貿物流骨干企業。(省商務廳、發改委、交通運輸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構建良好營商環境。深化物流領域“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運輸領域資質證照電子化、線上簽注。全面推廣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推動交通運輸執法領域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省交通運輸廳、住建廳、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物流設施布局專項規劃,促進城市物流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相銜接,統籌考慮商貿物流基礎設施用地需求,合理預留發展空間。推動設區市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盤活存量土地資源保障商貿物流設施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項目建設。(省商務廳、發改委、交通運輸廳、郵政管理局、自然資源廳、財政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建立重點企業聯系制度。建立商貿物流重點聯系企業名單,加強與重點企業日常工作聯系,實施動態管理。支持名單內企業參與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物流標準化等商貿物流相關試點示范工作。(省商務廳負責)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