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2-16 10:20:24 虎嗅網

據中國藥店報道,阿里健康的藥品O2O業務悄然攻下29個省市,覆蓋藥店數量超過4萬家。當大家都在談論阿里健康如何重塑藥品流通行業時,阿里健康的野心卻遠不止于藥品。
距離北京軍區總醫院電子處方成功流轉至阿里健康App平臺還不到一個月,阿里健康云醫院平臺已經在多個診所試用。這一招顯露出阿里健康正在利用云醫院平臺,實現醫療服務全流程線上管理。
現階段,阿里健康的HIS系統和云醫院平臺主要為中小型醫療服務機構使用,大型公立三甲醫院尚在拓展當中。
中小型醫療服務機構是我國重要的基層醫療資源,這部分醫療資源的拓展和健全,有助于在三四線城市增加醫療供給,填補服務短板。然而,我國醫療資源的現狀是這些機構在治理以及監管上存在難度,如果阿里健康的云HIS系統能夠充分覆蓋我國的中小型醫療服務機構,將大大解決這些機構信息化弱、標準化不足、不透明的難題。
如何實現醫藥的全程流通?
阿里云醫院平臺醫療服務生態系統:
政策鼓勵執業醫生下沉,阿里健康云醫院平臺提供服務,幫助醫生拎包入駐,掛靠醫療服務機構,解決了互聯網診療的法律問題;
醫療服務機構使用阿里健康云醫院平臺的HIS接入了云醫院平臺 ,通過互聯網面向全國服務,實現互聯網可實現的所有診療環節(掛號、問診、解讀數據、開處方等);
處方通過云醫院平臺流轉至藥店。
阿里健康云醫院平臺選擇的第一個合作伙伴是北京陽明診所,并向其提供了免費的HIS系統。云HIS系統對于阿里健康的云醫院平臺戰略至關重要,這種公共服務能夠打破醫療機構之間的信息孤島,同時實現電子處方的流轉。當有足夠多的醫療機構接入平臺后,阿里健康的云醫院平臺就將全面爆發。
陽明診所負責人李軍紅說:“我的診所入駐后,就相當于在網上開了個面向全國的門診部。這上面不僅有我這樣的醫療機構,還可以連接第三方檢查、檢驗機構,構成一個在線的醫療生態圈,完成對患者醫療服務閉環。現在醫生多點執業政策又在不斷推進,更多優秀醫生就能通過阿里健康云醫院平臺拎包入駐的服務,掛靠到我們診所。”
關于“處方流動”,在虎嗅之前發布的《大招!阿里健康攻下北京軍區總醫院,搶占電子處方流量入口》一文中曾有提及:
眾所周知,零售藥店賣處方藥最大的障礙是醫院對于處方外流采取了一系列的防守措施,電子病歷根本不經過患者的手,全部在醫院的電腦系統里生成保存,所以即便是到現在,你會發現藥店的處方藥銷售依然很悽慘,處方流不出來。
即便處方藥網購放開,處方藥購買仍需要處方,而處方藥必須由醫生開具,“醫療資源”將成為醫藥電商獲取“處方藥用戶”的流量入口,醫療服務與醫藥電商將深度結合。
由于藥品占醫療機構一半以上的收入,業內普遍認為醫療機構并不愿意處方外流,但李軍紅給出了不同的觀點:“我們這種診所規模小,經營的品種有限,加入阿里健康的平臺能夠實現藥品供應聯動。當我只有300個藥品,我只能基于這300個藥為患者提供藥物治療組合,當平臺上有幾萬種藥品時,我不會受限于自己的藥房,能夠為患者提供最好的藥物治療組合。”
這些從云醫院平臺流轉出的處方,就可以解決困擾藥店的處方源問題,而阿里健康也實現了醫藥的全流程貫通。
醫藥配送的“打車模式”是否可行?
阿里健康App已在石家莊、杭州等地試運行,人們通過客戶端將醫生開具的處方拍照上傳,合作藥店推出報價搶單,患者再根據價格、品牌、服務等進行選擇,最后搶到訂單的藥店負責送藥上門或者患者自取。
據界面報道,阿里健康是被長期看好,但由于是“外行”,前期一定避免不了各種試錯,這是顛覆者的代價。醫藥分家這件大事需要阿里這樣的巨頭參與,需要阿里的互聯網武器和用戶思維。但打車模式在紛繁復雜的醫藥行業里是否可行?
購藥是低頻需求,低頻的應用只能將服務做深才有戲,這可能需要附加一些功能,不能像打車應用那樣做到產品極簡。
出租車的產品與價格都是高度標準化的,購藥相比打車要復雜許多。首先每個顧客的購藥需求不同,其次每家藥店的藥品庫存和藥品價格都不同。也就是說,顧客面對的服務是不確定的,而藥店面對的則是不確定的需求。用戶發起用藥請求,可能某一次處方上的幾個藥品,周邊沒一家藥店能夠湊齊,那么用戶請求就會失敗。
阿里健康之所以用C2C,玩競價,因為它不知道藥店里有無這個藥,這個藥賣什么價格,這種交易撮合起來極為復雜和不可控。這類產品的用戶體驗與對線下的整合能力有關,復雜度會導致整合成本過高、過程加長。
阿里健康延用了在出租車打車領域應用效果很好的“補貼”政策,用現金激勵,最初在石家莊推出的是“購藥滿30送20元”,現在降到了每單滿30減10。打車制式的應用是一個雙邊接入平臺,打車軟件兩端是出租車司機和乘客,而阿里健康這類應用的兩端是藥店和顧客。雙邊平臺的邏輯是先滿足一方的需求,然后通過補貼另一方,刺激供應。
阿里健康的邏輯是補貼用戶,不補貼藥店,加之其對藥店而言只是客流的一種補充,種種條件的限制使得藥店接單并不積極。這種情況下,應該去補貼藥店,藥店積極性上來,才能提升用戶體驗。如果顧客需要補貼,藥店也要補貼,那這類雙向補貼的雙邊平臺將難以做起來,沒有企業承受得了這種長期貼錢。
從醫療行業的觀點看,藥品的利益鏈非常復雜,藥品回扣、二次議價、代金銷售等一大堆利益摻雜其中,藥店和醫療機構暗中的補貼并不少,其實顧客也有補貼,那就是醫保報銷。阿里健康希望用補貼打開市場,但補貼多少能讓利益的各方動心,這就是個問題了。
阿里健康的目的之一是撬動處方藥,撬動處方藥的場景應該是在醫院,目標鎖定那些剛拿到處方、但還沒有繳費的用戶,阿里健康希望讓這些處方外流,從醫療機構供應轉換為社會化供應,但這個場景對需求響應速度要求非常高。
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只是復制打車軟件的模式來做醫藥配送肯定行不通。除了政策壁壘,如何與醫保對接,如何獲取處方并在最短時間內將藥品送達患者手中,如何滿足患者個性化需求,以及如何處理醫藥流通環節復雜的利益鏈條,這些都是阿里健康接下來需要面對的問題。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