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9-11 09:40:46 北京商報

物流行業的高成本痛點似乎已經找到了解藥。10日,“互聯網+物流新格局”論壇舉行,在電商、快遞和傳統零售大佬們的分享中,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成本難題。數據也顯示,中國物流業成本幾乎是發達國家的兩倍。針對這一行業性痼疾,與會嘉賓普遍認為,共享經濟是一劑良藥,能夠促進倉儲、配送資源最大化利用。幾乎同一時間,遠在大連參加達沃斯論壇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在致辭中首次提及“共享經濟”,給中國各個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成本高企
在物流領域一直流傳這樣一個段子:相同貨物從北京運到廣州的運費比中國運到美國還高。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上述案例的真實性待考,但物流成本高企確實是不爭的事實。
在昨日由北京商報社和北商研究院共同主辦的“互聯網+物流新格局”論壇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表示,我國物流業呈現出“一快一低”的發展現狀,“快是指物流業的高速發展,低則是效率低、管理水平低、基礎設施應用水平低的現狀”。在蔡進看來,“低”直接導致物流業成本居高不下。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社會物流總費用是4.8萬億元,占同期GDP的比例為16.1%,而這一數字在發達國家僅為8%。在蘇寧云商(002024,股吧)華北區執行總裁卞農看來,我國物流領域有超過1000萬家大小不等的企業,行業內50萬億元的產值卻只能實現60億元利潤,這對整個行業而言并不理想。北京商報記者在長期觀察中也發現,快遞等領域企業大多陷于價格戰泥沼中,同質化嚴重。
體系落后
物流體系落后被業界視為行業成本高企的要害。蔡進表示,從物流管理水平上看,我國與發達國家相差近30年。
在基礎設施應用水平上我國物流業明顯落后。蔡進認為,落后主要體現在硬件和軟件兩方面。在物流領域基礎建設方面,我國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僅以鐵路里程為例,今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突破11.2萬公里,美國目前接近30萬公里;軟件則是指行業對基礎設施的綜合利用能力,比如運輸模式和倉儲管理水平。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物流管理模式經歷了3個階段,即實物配送、一體化物流管理和供應鏈。蔡進認為,從物流配送向一體化配送轉型來看,我國只相當于國外上世紀80年代初期水平。
在卞農看來,傳統物流無論是在管理手段還是信息共享上都相對滯后,導致物流成本、物流質量乃至物流效率低下。這種現實之下的結果是,快遞業近年來飛速發展,但暴力分揀、快件延誤等問題凸顯。
合作不易
雖然我國物流行業在軟硬件方面與國外有明顯差距,但從企業實際經營活動來看,缺乏成熟的合作模式,才是擺在企業間的最大阻礙。
北京二商集團副總經理袁浩宗表示,整個商業環境使得第三方物流有了宿命。“物流企業向便利店提供服務過程中,當便利店在30、40家規模時對物流企業依賴性非常強,但當企業規模達到100家,就肯定會離開物流企業。”袁浩宗認為,便利店絕不會把物流這樣的核心服務交給一個跟它沒有股權關系的企業,自建物流成為惟一選擇。
在蘇寧云商北京地區管理中心副總經理徐偉看來,物流目前的利潤過低,亟待建立一種信任關系,改寫目前的行業現狀。第五大道奢侈品網聯合創始人、COO孫多菲則認為,目前的物流體系并未能給電商企業提供足夠的定制化服務,“目前尚未有專門針對奢侈品的物流分層服務。”在孫多菲看來,目前的第三方快遞企業并不適合配送價格昂貴的奢侈品,因為購物體驗不佳。
定位社區物流與生活服務平臺的收貨寶同樣在與快遞企業合作中有過波折。據收貨寶CTO尹卓介紹,如果企業無法同伙伴企業建立技術上的直連,將無法實現流程效率提高。
共享經濟
基礎設施與網絡的重復建設使得物流企業在發展中背上了沉重包袱。在論壇上,通過共享經濟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成為各個企業負責人的心聲。
在蔡進看來,“互聯網+物流”的第一個新格局就是融合發展的新格局,而簡單的疊加并不是融合。在尹卓看來,智能快遞柜成本高,而且柜子數量決定了商品吞吐量,靈活性和延展性不夠。共享經濟讓邊際成本趨向于0。對于目前正熱的O2O到家業務,共享經濟成為解決配送問題的理想途徑。人人快遞市場總監殷小五認為,“像藥去哪這樣的O2O項目,平時定單完全可以由眾包平臺配送”。北京菜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產品采購經理袁淼表示,對于高峰期激增的單量,傳統快遞企業已經很難滿足需求,眾包模式不失為一個解決方案,可以實現一部分定單量,并保證用戶體驗。
如風達副總裁賈加的觀點是,購物環境的改變讓消費行為更加碎片化與多元化。傳統物流無法以精益的成本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因此,共享經濟的存在有其必要性。
模式創新
物流行業表面上看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實則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在蔡進看來,中國物流行業創造力不足制約了企業的發展規模。不過,在“互聯網+”新環境下,眾包、自提等一系列新興模式開始萌芽。
徐偉認為,蘇寧物流是“供應鏈+快遞”,并非簡單地把快遞從A地運往B地,而是圍繞著商品流,對信息流、資金流、物流進行梳理和創新,并對商品需求、消費者行為模式進行全方位分析。在他看來,過去快遞行業單純地拼速度,認為送貨就是送貨,忽略了服務的質量和體驗。現在,時效已經趨于一致,服務體驗才是關鍵。
對于傳統快遞企業而言,模式創新早已是行業共同選擇。全峰速遞北京區總經理徐茂宏認為,快遞行業發展未來觸及領域會更加多元。快遞企業未來會向綜合性企業發展,可能會以合資形式進入養老等地產領域、構建O2O生態圈,并建立金融板塊解決資金痛點等。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