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3-28 11:12:37 新金融總裁圈

供應鏈金融如何助推供給側改革?3月24日,在萬聯網主辦的2016年第三屆供應鏈金融創新高峰論壇上,包括供應鏈企業、物流、互聯網金融、電商、農業、制造企業、商貿流通、保理、大數據、金融機構以/技術商等領域以及投融資機構的近30位行業領袖就此問題展開討論。
此前,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供給側改革”后,供給側改革已被普遍看作是2016年中國經濟改革、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應對之舉。
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調整需要落實到供應鏈管理優化及提升,其中還包括供應鏈金融工具的運用。供給側改革的重點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而供應鏈金融的本質是通過信息共享消除非對稱性,從而降低融資成本。
在消除信息不對稱上,已有企業在行動。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偉民認為,當今時代,企業與企業間的競爭不僅是合作聯盟的競爭,更是生態圈的競爭。
在商業生態圈的時代,怎么創造競爭力?
陳偉民告訴記者,供應鏈競爭力+互聯網。怡亞通通過聯合金融機構同業,打造創新型O2O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宇商金融,全力滿足1+N客戶,消費者的多元化金融需求。而宇商金融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先進信息技術,實現020線上線下運營,從而為客戶提供可持續、批量化、數據化的金融服務。
著名流通經濟學家丁俊發在論壇上指出,“目前整個金融行業的的流動性和傳導機制里面出了一些問題,如果靠傳統的金融機構,比如說人民銀行等等,已經解決不了這些問題,所以必須進行供應鏈金融的改革”。
工信部進行過企業負擔調查,66%的企業反映資金緊張,融資困難,融資成本高,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僅要進行供應鏈金融的改革,還要發展互聯網金融。“如果供應鏈金融,很多問題得不到有效的改善。所以,互聯網金融、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是全新金融品種的一個戰略性舉措,”丁俊發談到。
同時,丁俊發提出,工業、服務業、政府是供給側改革的三大主戰場,拉動消費時經濟發展的首要動力,通過激活企業,提高全要素生產效率,形成新供給側體系,新消費格局,才能進入新常態下的經濟時代。
現代金融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是產融結合。即掌握數據、客戶資源、供應鏈話語權的核心企業,在賺取實業利潤的同時,也將利用供應鏈金融的方法,獲取金融服務的利潤。
供應鏈金融作為一個金融創新業務在我國迅速發展,已成為銀行和企業拓展發展空間,增強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領域。
據記者了解,深圳聚集了全國80%以上的供應鏈公司,它們以四流合一的創新模式成為珠三角乃至全國國際貿易業的幕后推手。從2014年起,萬聯網每年舉行一屆中國供應鏈金融創新發展論壇,也被業界視為供應鏈金融的一次盛宴。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