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6-03 09:50:31 中國交通新聞網

在日前召開的中國快遞行業(國際)發展大會上,國家郵政局發布了2015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指數顯示,我國快遞業繼續處于較高景氣區間,高速發展的趨勢仍將持續,快遞服務質量穩中向好,普惠程度不斷提升。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馮力虎表示,在“十二五”期間,中國快遞業發展非常迅猛,而且在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方面都得到很大提升,服務范圍進一步擴大,在拉動消費升級、推進流通轉型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據測算,2015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386.1,同比提高36.7%;2010—2015年,發展指數持續走高,年均提高超過31%。
發展規模指數同比提高44.9% 供給能力明顯提升
從中國快遞發展規模指數可以看出,我國快遞的發展規模仍處于高速增長階段。
2015年,中國快遞發展規模指數為738.8,同比提高44.9%。從指數變化率來看,在經歷三年加速增長后,發展規模指數出現速度回落跡象。
馮力虎表示,受政策紅利集中釋放、需求拉動刺激增長等因素推動,2015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200億件大關,同比增長48%,約為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的近7倍,增速居現代服務業前列。受快遞需求快速增長的影響,快遞供給能力明顯提升,全國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超過1萬家。快遞企業也開始創新業務模式,拓展高端服務市場。
服務質量指數同比提高6.3% 服務質量穩步好轉
2015年,中國快遞服務質量指數為94.8,同比提高6.3%。2010—2015年,我國快遞服務質量指數相對穩定,在90上下波動,并自2012年起出現改善跡象。
“服務質量的改善具體表現在服務滿意度的持續提升、72小時準時率的相對穩定,以及用戶申訴率的明顯下降。其中,相對穩定的72小時準時率,是在我們業務量高速發展的同時所保持的,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馮力虎認為,快遞服務質量穩中向好,一是得益于資源優化配置和市場競爭加劇,二是得益于外部資本進入和上市激勵與約束,三是得益于行業管理部門的積極引導和有效規范。
發展普及指數同比提高38.8% “向西向下”促普惠落地
2015年,中國快遞發展普及指數為285.1,同比提高38.8%。2010—2015年發展普及指數年均提高23.3%。
在網點密度方面,網點人口密度從2010年每十萬人4.8個快遞網點,改善到2015年每十萬人13.3個快遞網點,網點面積密度從2010年每千平方公里1個快遞網點,改善至2015年每千平方公里17.6個網點。在快遞深度方面,快遞業務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10年1.4‰提高至2015年4.1‰,提高2.7‰。
馮力虎表示,發展普及程度日均提升的關鍵因素有兩個:一是快遞向西、向下服務拓展,促進了快遞服務的普及程度。特別是從2014年國家郵政局提出“快遞下鄉”理念,到上升到國家工程,僅用了兩年時間,也說明整個快遞行業在快遞發展過程當中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積極服務于大眾民生。二是各個快遞企業堅持創新驅動,不斷地創新末端投遞方式。
發展趨勢指數為116.3 未來仍處高位運行區間
2015年,中國快遞發展趨勢指數為116.3,這個指數預示著未來中國快遞業仍然處在高位運行的區間,而且它的景氣程度依然會非常高。
據預測,2016年整個行業業務量預計完成275億件,同比增長34%;2016年快遞業務收入預計完成3530億元,同比增長達到28%。“但是也要注意到,在發展趨勢指數高速增長的同時,也出現了一定的拐點,主要是表現在我們的發展趨勢指數的增長幅度在進一步收窄。這首先是因為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給行業關聯產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到快遞行業的高端供給能力。其次,快遞企業由過去只注重規模的增長向規模、質量、效益并重轉變。第三,則是因為行業基數擴大,行業增長質量在不斷提升,現在發展趨勢指數增長的難度更大。”馮力虎解釋。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