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2-02 10:05:23 中國交通新聞網

“互聯網+”在帶給公眾極大方便的同時,也為傳統道路運輸行業敲響了時代警鐘。浙江省道路運輸管理局聞音啟航,以互聯網嫁接傳統運輸行業,引領道路運輸服務的個性化升級;運用大數據物聯網,探索“信息主導、快速反應、精確打擊、重點監管”的行業監管新模式。
“互聯網+綜合監管”聚線成網
峰會信息平臺持續服務
杭州G20峰會期間,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運管局指揮中心內,對全市道路運輸重點場所進行24小時監管的信息平臺頗受關注。如今,這些信息平臺仍在服務道路交通,且除卻可以實時監控外來的“兩客一危”車輛,保障道路運輸安全,它還能多渠道采集動態數據,執行非現場執法視頻抓拍。
目前,浙江省已初步建成省市兩級行業數據中心,并完成運政信息系統升級改造,開展了危貨運行監測系統、公交運行監測系統、行業綜合監管平臺等試點建設,“互聯網+綜合監管”在浙江聚線成網。
平臺建設正在進行。今年以來,浙江省道路運輸行業綜合監管平臺在試點基礎上得到了有效推廣,對于促進行業管理向精準化、精細化、痕跡化轉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下一步,該平臺將圍繞擴面、擴容、擴能進一步深化應用,力爭到明年年中,全省100%的縣級運管機構啟用平臺,完成省級綜合監管中心的硬件系統建設、駐場人員確定和監管機制磨合,確保逐級督導機制的運轉。到明年年底,形成到邊到底、運轉高效、業務協同的新局面,為提升行業治理能力提供有效支撐。
不僅如此,按照管服融合推進政企互動也是提升綜合監管的方式之一。浙江省運管局將根據服務和監管需要,推動政府信息公開和數據開放,引導社會資源打造道路客運、包車服務、駕駛員培訓、汽車維修等互聯網平臺,推動“互聯網+道路運輸”新興應用的創新發展。
“互聯網+客運”充滿活力
探路聯網聯程運輸
今年,浙江省運管局引導客運聯網售票市場化運營,出現了“巴巴快巴”手機APP和微信公眾號等互聯網購票模式,浙江省道路客運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去年9月浙江聯網售票“巴巴快巴”購票APP上線以來,大量旅客選擇“掌上”購票,出行方式更加多樣、個性;浙江省公路客運企業聯盟也依托“互聯網+”拓展包括定制包車、快客速遞、車輛租賃、門到門接送在內的私人定制服務,實現線上線下資源的緊密結合,促進道路客運行業轉型升級。
下一步,浙江省運管局將圍繞客運改革開拓創新“互聯網+客運”浙江模式。已醞釀成形的《浙江省道路運輸發展“十三五”規劃》就系統地提出了“互聯網+客運”的發展思路。
推進聯網聯程運輸發展。加快構建全省統一、涵蓋各種售票方式的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鼓勵客運企業開展機場快線、高鐵快線、商務快客等特色客運業務;探索互聯網+聯程運輸,構建多渠道、多方式、交互式的聯網聯程服務體系。預計到2020年,浙江省三級以上客運站場(有跨縣以上班車)客運聯網售票系統接入比率達100%。
加快公共交通智能服務系統建設。構建基于車載、場站終端數據采集的公共交通運行狀態監測體系;推廣城市公交信息的手機、網頁、站臺等多渠道查詢服務;推廣普及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2020年,各設區市實現交通“一卡通”100%覆蓋。
轉變出租車行業監管方式。監管重心逐步由“大包大攬”向出租車企業、網約車平臺轉變;建立完善以服務質量為導向的經營權配置和管理制度;加快出租車服務信息平臺和網約車監管平臺建設,將違法違規、投訴舉報、乘客服務評價等納入征信平臺。
“互聯網+高效物流”持續升級
平臺建設走在前列
多年來,浙江省大物流建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成效顯著。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走向國際,成為國際唯一具有規模的“物流信息根服務器”,實現1萬多個物流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日均信息交換量2000萬條。
同時,多個“平臺+”應用給傳統貨運企業帶來了新的生機,創造了新的價值。例如,寧波四方物流平臺盯住上下游供應鏈協同的剛需,依托國家物流信息平臺標準開發了供應鏈協同管理系統,極大提升了物流效率;“快貨運”依托平臺標準實現長途干線、省內支線和同城配送“一單到底”;通過平臺實現的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也在不斷增長。
在“互聯網+”大時代來臨之際,浙江省貨運物流業也面臨巨大挑戰。傳統貨運物流行業同質低價競爭普遍存在,企業發展滯后,經營困難,越來越難以有效滿足網絡化、高可靠度運輸服務需求。持續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浙江省運管局正在行動。
加快推進國家物流信息平臺的省內推廣應用,推動國家物流平臺浙江區域交換節點(寧波綜合示范區)建設。浙江省運管局依托國家物流信息平臺,推進物流企業業務處理電子化,實現運單管理、車輛調度、開票、跟蹤等的電子化。
全面推行普通貨運電子運單制度,浙江省運管局推進電子運單與行業監管工單系統、衛星定位系統、公安安監信息系統銜接,形成管理閉環。
同時,浙江省運管局將繼續支持多種形式的互聯網平臺型物流組織發展,鼓勵貨運APP創新運輸配載、跟蹤追溯等運營服務模式,培育若干以移動互聯技術為核心競爭力的第三方物流龍頭企業,實現“互聯網+高效物流”背景下社會物流生態系統優化。
“互聯網+汽修”提升服務
一個公眾號實現約、救、買
依托“互聯網+”進行的汽修行業改革,是浙江省道路運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今年,在浙江省運管局的指導和鼓勵下,浙江省汽車維修行業協會建設了全國領先的汽車后市場信息平臺,為全省汽修企業提供服務的同時支撐行業監管。今年上半年,浙江省運管局努力推進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和配件供應渠道開放流通,推進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監督與服務平臺建設。在省、市運管局的引導下,今年年中,浙江省杭州市、寧波市、嘉興市等地相繼開通汽車維修行業協會公眾號,并同步啟動在線維修、采購平臺,為車主提供網上預約、車輛救援、汽配采購等服務。其中,杭州還為城區維修企業建立汽車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在全省具有代表性意義。
今年5月,杭州市作為省、部兩級試點城市,正式啟動主城區100家一類維修企業接入杭州市汽車電子健康檔案系統的工作,后續還將逐步接入主城區所有二類維修企業。接入電子健康系統后,機動車維修企業即可實現自動上傳當日維修記錄數據,包括托修方信息、承修方信息、維修基礎信息等。
此外,杭州市還積極籌備建設車主服務平臺,平臺建成后,車主可利用平臺查詢機動車維修記錄,針對每次維修涉及的維修企業進行評價或者投訴。同時還可以查詢到企業的基礎信息,如企業資質、經營范圍、主修品牌等,尤其是可以看到該維修企業的客戶對其維修質量的評價或者投訴,實現貨比三家、擇優而選。
未來,浙江省運管局將持續以“互聯網+”引領汽修行業轉型升級,引導更多汽修企業探索“互聯網+汽修”的經營模式,開發手機APP等應用;加快“汽車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建設,加強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依托實時數據和信息共享形成管理閉環。
“互聯網+駕培”引領改革
一個平臺完成約、考、評
推進駕培行業轉型升級,浙江省運管局充分利用“互聯網+”,構建駕培新生態。從去年開始,浙江省紹興市建立“駕培公眾服務網”、溫州市推出駕駛考試網上預約制度、寧波市全面推行“掌上駕培”APP。各地均從駕培市場實際出發,以移動互聯網為媒介,全面推行“互聯網+駕培”,迎來新一輪駕培變革。
依托“互聯網+”著重提升駕培行業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是浙江省運管局未來要重點把握的內容。具體來說,是要引導各駕培企業采取遠程網絡教學、多媒體教學、交通事故案例教學、交通安全體驗等多種方式,促進理論知識培訓與實際操作訓練交叉融合。同時鼓勵開發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理論教學平臺及APP,開展互聯網遠程培訓和計時收費,實施教學日志、培訓記錄和結業考核電子化管理,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
回首2016,浙江省道路運輸行業轉型取得突破,“互聯網+道路運輸”成為發展的新追求,公眾獲得感和滿意度顯著提高。立足當下,浙江省運管局將持續依托“互聯網+”,著力構建開放有序的運輸市場體系、便捷高效的運輸服務體系、嚴密規范的安全監管體系、科學完善的行業治理體系,為“十三五”道路運輸發展再上新臺階奠定堅實基礎。
□短評
當前,隨著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的應用,“互聯網+”與傳統道路運輸業有效滲透與融合,基于互聯網平臺的便捷化道路運輸服務發展不斷推進,新產業、新業態孕育的新動能不斷壯大,為浙江省道路運輸行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行業服務品質帶來了重要機遇。浙江省運管局緊跟時代脈搏,在推進綜合監管、客運、物流、汽修、駕培等領域的轉型升級上下足苦功,使公眾滿意度不斷提高,行業管理水平、服務水平能力實現全域突破。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