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常見誤解
發布時間:2017-03-21 09:13:12 搜狐

前言
什么是供應鏈管理,供應鏈管理被定義為一種協同性戰略,目標是整合上游和下游的操作,以消滅非增值成本、基礎結構、時間和行為,以競爭性地為最終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多數管理者或者學術研究者都同意這樣的看法,SCM供應鏈管理是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然而,如果更細致地詢問SCM的一致定義,甚至最著名的管理者和學者也會絞盡腦汁。供應鏈管理最常見的誤解:
一。供應鏈都是騙局。 即都是老概念新包裝。由于IT技術的影響,SCM的實踐開發在過去10年內快速增長。PC計算速度的快速提高、溝通、數據管理軟件的能力和可變性都提升了新的實踐、策略、戰略和應用。實際上,各行業,比如VMI(供應商管理庫存)的倉儲部門和協同規劃、預測、補充(CPFR)戰略,都與協同供應鏈管理的潛力同時發生作用。
二。SCM是物流管理的同義詞。供應鏈管理的本質是操作、策略和戰略的整合規劃。這樣的規劃需要所有活動和流程,比如客戶訂單實現、采購行為、整合制造資源最優規劃和物流的企業范圍、端到端整合。最終而言,SCM要整合關鍵業務操作和供應鏈上的操作關系。然而物流(按照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的定義),是供應鏈流程的一部分,規劃、實現和控制商品、服務和信息按照客戶需求從源到遞送中的流動和存儲。
三。SCM是公司獲得競爭力的唯一要求。這顯然是錯誤的,為了真正具有競爭性,公司需要很強的業務愿景、清晰定義的使命,產品營銷計劃,規劃良好的戰略(比如供應鏈戰略和“瀑布式”操作戰略)。
四。SCM是關于供應管理的。供應管理僅僅關于采購和供應商管理。SCM是關于從原材料到最終消費的整個端到端流動,以及供應與需求的整合。
五。供應鏈沒有價值鏈管理(VCM)重要。價值鏈管理從價值增加的角度來審視供應鏈。顯然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度。然而,沒有SCM對整合協同的關注,價值鏈分析可能缺少必要的結構,不能達到最終目標而失敗。在效果上,SCM和VCM互為補充。
六。SCM是一簇供應商。此觀點只在某一點上正確。如果“一簇”是指一群企業向著共同的目標一起工作,供應鏈合作伙伴當然是增值供應商的水平簇。但是,SCM超過了傳統的關于簇的定義,傳統觀點將企業限制在同樣的行業或者物理地點。如果鏈中的每個供應商增加了總體網絡簇的價值,則進一步開發供應鏈簇將導致最終客戶獲利更多。
七。SCM等價于實現ERP。供應鏈關注于端到端的整合。然而,ERP關注整合所有的應用系統交易,成為一個企業范圍的系統。因此,ERP關注內部渠道整合,以及提供企業范圍決策支持所需的管理信息。很多ERP實現實際上不能支持指向流程和整合的供應鏈,因為他們一開始就缺少定義良好的操作改善規劃。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