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繁榮背后危機四伏 向哪里突破
發布時間:2017-05-25 09:39:54 云南信息報

一條快遞派件費上調的消息連日來被鬧得沸沸揚揚,在各方都還在等通知的大背景下,“羊毛出不出在羊身上”成了爭論的新焦點。有分析人士認為:短期快遞無上漲基礎,民營快遞企業競爭依然膠著,繁榮背后正危機四伏。
落地配在逐步蠶食快遞業務、訂單的決策權在悄然變化、電商自建物流的沖擊、快遞企業單一快遞網絡服務很難生存、鄉鎮市場依然“雞肋”……
或許這樣的危機還沒完全來到云南,但業內人已經感受到絲絲涼意:增長的步伐正在變緩,翻番或者50%以上的增長幾乎不復存在。風還停在“青萍之末”,有人覺得這個市場的好光景還有3-5年,也有人開始未雨綢繆。
這個行業的未來會怎樣?云南一些業內人士沒有明確的答案,但在他們看來,變化或者說大洗牌是肯定的,就像快遞柜給末端派送帶來變革的那般。
近年來,國內快遞迅猛發展。2013年,王良金也踏上了這一趟列車,成為百世快遞昆明盤龍區一部的負責人。“因為當時考察下來,申通、圓通等快遞企業在昆明的發展較為成熟,而百世快遞在昆明還處于快速成長的階段,自己能夠有所作為。”
事實佐證了王良金的判斷。據他介紹,歷經4年多的發展,他每天的業務量較剛開始時已經提升了二三十倍。與之相對應的,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占據著云南全省60%以上份額的昆明,在這兩方面也迎來了快速增長——2016年是2013年的一倍多。
昆明市郵政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將原因歸于四方面:“一是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帶來了旺盛的消費需求,同時電子商務飛速發展,其價格便宜、消費便利等優勢得到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青睞,快遞服務為電商和用戶之間搭建了商品流通的渠道,具有快速、價廉等特點,為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二是昆明市地處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本土商品具有民族、生態、綠色等一系列鮮明的地域特色,此類商品大量向國內外出口,加速了我市快遞發展;三是近年來,我國公路、鐵路和航空快速發展,交通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尤其昆明市開通高鐵線路,為促進快遞業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四是快遞企業在推出標準產品和經濟產品的同時,也在不斷地適應市場需求,提供更加高端的高附加值的快遞服務。”
對于云南全省快遞高度集中于昆明,該相關工作人員也給出了解釋:“昆明是省會城市,對快遞服務的需求量巨大,各快遞品牌在昆明市布點多且密,力求滿足各片區用戶對快遞服務的需求。昆明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和網絡布局較我省其他州、市相比更為完善和成熟,各快遞品牌均在昆明設立總部及分撥中心。”
這樣的快速發展還能持續多久呢?本報記者梳理昆明有統計以來每月數據時發現,2017年1月份首次出現了負增長。源自昆明市郵政管理局官網“行業統計”一欄的數據顯示:“1月,昆明市快遞企業完成快遞業務量778.66萬件,同比下降1.60%;完成快遞業務收入1.40億元,同比增長0.20%。”
對于這樣的負增長和低增長,云南快遞行業內人士將其原因歸結于元旦放假、春節放假等。他們同時也坦言,從縱向角度來看,伴隨著云南縣城以上城市被各家快遞布局得差不多,要是在鄉鎮一級沒有及時開拓新市場,云南快遞行業整體增速將較之前會有所降低。
類似的情況,王良金也有所感知:“翻番增長或者50%以上的增長,之前是常態,但現在云南快遞行業進入了調整換擋階段,少之又少。”源自云南省郵政管理局官網“行業統計”一欄的數據顯示:1-4月全省快遞服務企業累計完成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36.24%。往年同期的同比增量幾乎都在50%以上。
云南還有3-5年好光景?
從“行業統計”來看,這樣的“負增長”只算是個偶然。在云南快遞業內人士來看,盡管沒有高增長,但3-5年的好光景依舊存在。
“和發達省份相比,云南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特別是云南農產品電商一端的產能,還沒有完全開發釋放出來。”據韻達快遞云南區負責人劉炎軍介紹,之前由于在電商板塊,云南買進多賣出少,但這兩年云南的蔬菜、水果等農特產品正在大批量走出去。
記者從昆明市相關部門獲取的一份電商報告顯示:昆明擁有全省80%多的電商平臺,但普遍規模比較小,發展還不夠完善,與東部地區相比仍處于落后水平。就算是入駐第三方平臺的如出一轍:創新較少,缺乏競爭力,小賣家難生存,缺乏發展主動權,對政府項目過于依賴,龍頭電商缺乏帶動力……
正因為之前發展未充分,所以一旦有發展,增量便很明顯。這樣的變化王良金也有所感知:“以我所在的區域為例,從2016年開始增量比較迅猛,發貨量同比增速均在一兩倍。”但從目前云南快遞行業務量來看,進入云南的快遞量仍然遠遠多于從云南走出的,二者的比例常年維持在3:1,甚至一些網點走出去的快遞還是“退貨或者換貨”。
在相對有限的市場空間里,云南快遞行業的價格戰此前持續了多年。“昆明市快遞市場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在低價競爭,通過低于或基本與成本價持平的價格招攬用戶,爭奪市場份額,從而提高自己品牌在快遞市場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量。”昆明市郵政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指出,“價格戰帶來服務質量降低、營業網點勉力生存、快遞員辭職、快遞業口碑下降等一系列惡劣影響,快遞企業發展面臨微利化、無利化、虧損化的趨勢。”
這樣激烈的競爭背后,是單票快遞利潤的下降。對于快遞接下來幾年的發展,王良金依舊持有樂觀的心態:盡管單票快遞利潤有所變薄,但伴隨著業務量的增加,之前一個快遞員一天處理一百票件,現在處理兩三百票,貨量的增加直接導致了利潤總額的增加。
從記者之前走訪的百世、申通、韻達等快遞企業云南相關負責人反饋的情況來看,通過價格戰實現跑馬圈地之后,大家開始在服務質量上有所強化。“各快遞品牌逐步意識到價格戰的危害,我市部分快遞企業從去前年開始跳出價格戰,通過寄遞各環節的服務優化、以時效為基準的產品優化、新業務領域的開拓進行企業轉型。”昆明市郵政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說。
渠道下沉痛點的幕后危機四伏
從2016年10月開始,半年不到時間,圓通、申通、韻達、順豐陸續上市。有研究人士梳理四家2017年一季度報發現一些共性特征:在凈利潤增幅放緩的同時,四家快遞公司總成本繼續增長,除了申通外,其他三家成本增長比營收增長更快。財報顯示,其中最顯著的是管理費用及營業成本的增加。與此同時,各家在完成向重資產型企業和綜合物流服務供應商的轉變過程中,正加大投入,使得一些快遞企業一季度現金流出現斷崖下跌。
據記者觀察,這四家快遞企業上市之后,對強化渠道下沉的同時,也對其省級中轉站進行改造,要么是通過購買或者長租的形式,中轉場地搬至使用面積更大的區域;要么是強化中轉場分揀系統的自動化程度,大家都瞄準了全自動化分揀系統。
百世物流云南分公司總經理陳雨坦言:盡管百世快遞增量也還可觀,但在其他家都力爭上游的大背景下,這個行業在增長放緩之后,已經彌漫著一些危機。就云南快遞市場來看,渠道如何下沉到鄉鎮,如何在城市里獲取更多的業務量……正成為大家的痛點。
這樣的痛點要是放到東部沿海一帶會被加倍放大,資深物流專家、漢森世紀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剛曾撰文指出這個行業“幕后的危機四伏”,具體來看對快遞形成最直接影響的因素有以下四方面:
落地配在逐步蠶食快遞業務。最近幾年的趨勢看,各大品牌都是通過工廠直接發到城市云倉,各大品牌都能夠通過大數據預測城市的銷量,前期做好了供應鏈計劃。這樣的服務相對來說比傳統的快遞企業可能更有競爭優勢。同時以天貓超市為代表的企業,在過去兩年大量地扶持了城市落地配的發展。
全渠道時代,每一個品牌面臨線上線下多個平臺的訂單,包括現在微電商的發展,品牌方倒逼著進行供應鏈的整合。因此發貨權已經不是平臺電商在決策了,而是品牌方決策。快遞企業要獲得更多的業務,必須去和各大品牌方談深度合作。
快遞企業單一的快遞網絡服務很難生存,供應鏈綜合服務發展是必然趨勢。品牌方現在需要全渠道的物流服務,已經不是單一的倉配服務了,需要全渠道的供應鏈服務。傳統的“三通一達”根本沒有供應鏈運營能力,而順豐已早有準備,順豐已經把自身定義成企業綜合供應鏈服務商。
還有一個是電商自建物流的沖擊。京東物流2016年底全面開放,京東物流的開放不僅僅是京東配送的開放,京東的整體倉配+系統+智能物流體系全面開放,一些知名品牌都開始用京東的整體供應鏈服務,這個是傳統的快遞企業完全不具備的,未來趨勢看,這將對傳統快遞企業帶來新的沖擊。
農村市場目前還是“雞肋”
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到2020年,云南基本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那么,距離這樣的構想還有多遠呢?從記者了解的情況來看,伴隨著村淘等電商渠道下沉,云南一些鄉鎮也開始有了快遞。
據劉炎軍介紹,在縣城以及以上城市布局完全之后,韻達正開始從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鄉鎮入手,充分利用好村淘、農村便利店這樣的渠道,而后輻射到更多的鄉鎮,但目前來看還處在起步階段,效果并不是太好。
在昆明這樣云南快遞較為發達的城市,其所轄區域鄉鎮至今仍沒與實現百分之百覆蓋。據昆明市郵政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昆明市轄14個縣(市)區,共有70個街道辦事處、59個鄉鎮,目前已設立快遞網點的鄉鎮共45個,鄉鎮網點總數157個,已設快遞網點的鄉鎮占鄉鎮總數的76.27%。”
現在快遞進入鄉鎮和兩三年前進入縣份一樣。兩三年前,記者在麻栗坡等偏遠縣份采訪獲悉:當時進入當地的快遞轉運難,而本地能帶來更大收益、往外發送的快遞幾乎沒有。這樣一來,一些加盟商長時間虧損運轉,甚至靠總公司的相關補助來運轉。
“這是潮流,也是趨勢所在。”在陳雨看來,短期來看可能會比較痛苦,但從長遠看,到2020全面覆蓋鄉鎮也不是什么難題。“在2013年左右,云南快遞發展到縣份的也就只是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縣份,但是經過三四年的發展,多家快遞企業已經實現了全面覆蓋。”
隨著農村消費力的提升,農村市場的快遞需求也越來越旺盛,這為快遞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然而農村市場不同于城市,由于鏈條長、環節多、業務量不集中,快遞企業對農村市場的布局成本很高,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的運營成本,這也是過去幾年阻礙快遞企業進軍農村的最大屏障。
陳雨曾細算過一筆賬,一個從省外寄往鄉鎮的快遞,到達縣城后由于發往鄉鎮的快遞量比較少,往往享受“專車”待遇,這樣一來便成本大幅上漲,從縣城到鄉鎮每票多出來的平均運費在10元,在攬收一端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最終這樣的成本也將轉嫁給消費者。
即使在高成本、低利潤的壓力下,雖然近幾年農村市場的業務量有所增加,但是鏈條長,快遞件不集中等客觀事實是無法改變的,很多快遞企業還是像當年挺進縣城那樣義無反顧,主要是考慮到未來農村市場的前景,不得不硬著頭皮布局。
為了更大限度地降低成本,陳雨建議:多家快遞企業協同合作會是一條好出路。“在鄉鎮市場開拓的過程中,快遞企業間加強合作,進行城鄉間、鄉鎮與村莊間的快件集中運輸,鼓勵在業務量較少的鄉鎮和村共同建設網點。”
王良金注意到,在昆明下邊的縣份已經出現了這樣的現象:“有人在一個鄉鎮上承包了多家快遞企業的經營權,而后再統一到縣城多家快遞企業進行集中取件,運回到鄉鎮上再把快遞分發給大家。這樣一來,成本便能有所降低。”
無法預知的末端派送
近日一條快遞派費上調的消息在業內鬧得沸沸揚揚。
有媒體報道,圓通、申通、中通、韻達、百世、天天快遞下月起將集體上調派送費。目前,各大快遞企業已將上調派送費的消息掛到了內網,所有派件網點的派送費將從1.5元/票基礎派送費上調到1.65元/票,在原有基礎上上調0.15元/票,擬定6月1日正式實行。
至于這些費用最后是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從目前相關新聞報道來看,各家說法也不一。云南一些快遞企業相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還沒有收到總部通知,本周內應該會收到。
一些業內分析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快遞短期無上漲基礎。目前快遞費漲價的產業環境還不成熟,民營快遞企業競爭依然是膠著狀態,更多企業依靠量和規模謀求發展和搶占市場時,盈利暫時還不是最重要選項”;“‘通達系’快遞公司的市場份額總體呈現下降趨勢,現階段如果漲消費端價格,市場份額將加速下滑。接下來,中國民營快遞公司之間的競爭,將逐步進入品牌和服務制勝階段”。
這也是源自快遞末端派送的調整,而在王良金看來,在整個快遞供應鏈體系,末端派送有著“無法預知的未來”:“之前快遞員都把快遞送到家里,但伴隨著速遞易、豐巢等快遞柜的出現,末端派送已經被徹底改變了,不再需要親自往家里送的同時,也大幅度提高了消費者和快遞員的效率。”
王良金認為,伴隨著服務升級,第三方平臺帶來的極致垂直細分也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盡管我不知道會怎么改變,但改變是一定會發生變化,就像出行領域的網約車、共享單車等那樣”。
從快遞的整個“攬-運-派”三個環節來看,在“運”的環節上會充分整合高鐵、擴大航空件占比、開通直發班車線路等手段來提升時效,讓在這個環節耗費的時間占比越來越小。云南的快遞企業也正在做這樣的嘗試,例如4月底云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與中鐵快運昆明分公司展開合作,啟用高鐵進行快遞的運輸。
而上文談及黃剛講述的“幕后的危機四伏”更多指向“攬”的環節。王良金表示:當一個供應鏈縱向發展到一定程度,要做到行業“極致”,將要付出更大代價,而且在快遞行業,高端已被順豐牢牢占據了。
“盡管快遞在云南無論是從業務量,還是營業收入層面都還在快速增長,但任何一個行業都會由成長過渡到成熟,達到飽和階段。”為了應對,王良金2015年開始做起了云南第一家百世云倉,在“攬”的環節下功夫。
“百世云倉,就是和一些品牌商家合作,依據消費大數據,將商品提前運抵倉庫,而后在接到訂單后,直接從云倉發給消費者。”王良金介紹,這個云倉顛覆了傳統倉庫“人找貨、人找貨架”的模式,實現了“貨找人、貨架找人”,這樣能有效降低人工勞力和配送時間,目前已經和一些品牌商家展開合作,每天能實現1000多單的派送。
面對商家、第三者對快遞市場的蠶食,以及同行間劇烈的競爭,云南一些快遞業內人士也覺得快遞供應鏈綜合服務是很多快遞企業正在演變的方向。順豐在云南正在強化和商家、農戶合作,實現了直接從場廠、田間直接抵達消費者的運營模式;百世快遞除了百世云倉而外,還將在百世店等領域力爭突破。
對于云南快遞行業發展,陳雨有個“T2C”(Tree to Customer)的理論:“從云南往外發的商品來看,水果占據著大頭,在‘攬-運-派’環節中,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減少磨損、保障品質,去除中間環節至關重要,這就得要求水果在樹上時就展開售賣,而后按訂單來及時生成快遞。包括蔬菜等云南其他農特產品也應該如此。”這樣的運營模式百世快遞已經在一些領域開始了嘗試。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