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6-29 10:44:48 北京商報

6月28日,記者從中國鐵路總公司獲悉,今年一季度,鐵總凈虧損58億元,相比于去年一季度凈虧損87億元,額度已經大幅減少了33.3%。不過,雖然虧損額有所降低,但整體利潤仍為由負轉正。具體來看,鐵總一季度貨運收入774億元,同比增長24.2%,客運收入760億元,同比增長12.9%。業界分析指出,隨著經濟企穩向好,不斷攀升的鐵路貨運量已經成為鐵總營收主要來源之一,而過去幾年已經出現好轉甚至反超貨運量的客運量,在一季度同比漲幅僅為貨運量的一半。多位業內人士分析稱,客運量預期后續增長乏力,將成為未來鐵總提高營收過程中的一大挑戰。
實際上,鐵總的客運量在較長一段時間都低于貨運量,但也曾出現過反超。在去年上半年時,鐵總貨運收入累計1011億元,但是客運收入已經達到了1353億元,到了去年前三季度,鐵總貨運累計收入為1827億元,而客運收入繼續超過了貨運,達到2170億元。到了去年底,鐵總的全年貨運收入定格在2575億元,客運收入則增長到2817億元,同比增長12.4%。
專家分析稱,鐵總的貨運情況之所以較為低迷,與我國整體鐵路貨運量走勢、全國經濟情況都相關。據交通部《2016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去年我國全國鐵路完成貨運總發送量33.32億噸,比上年下降0.8%。專家指出,去年,我國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正處于關鍵時期,經濟增速稍有放緩,鐵路貨運出現小幅下降。不過到了今年,經濟企穩向好,鋼鐵、煤炭等產能過剩行業的持續調整,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基礎設施建設需求量較大,房地產投資增速較快,以運送鋼鐵、煤炭、鐵礦石等為主的鐵路貨運也有所上升。
但客運數據則不容樂觀。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趙堅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近年來我國不斷在中西部地區修建高鐵,但這些地區的經濟不是十分發達,人口流動相對較少,客流量也比較少。另一方面,運營多年的京滬通道等沿海路線在經過了客流爆發期后,客運量趨于穩定,進入了緩慢增長時期,這也導致了鐵路總體客流量后續增長乏力。此外,趙堅還表示,隨著航空業不斷發展,在路途超過1000公里時,高鐵還需要與航空展開激烈競爭,這也對客運量造成了分流。
而同濟大學教授孫章則指出,隨著我國投融資體制改革,現在修建鐵路均為項目法人制,鐵總每修建一條高鐵,就會成立一個項目公司,地方政府與部分國企都有可能參與在內,這可以幫助多方風險共擔,不過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鐵總的營收。
對此,孫章建議稱,一方面,各城市在建設鐵路前還需理性分析,不能盲目建設鐵路最終得不償失,另一方面,國家應該成立專門小組,對鐵路與高速公路現有的虧損情況進行分析與研判,例如一些邊遠地區的鐵路出現凈虧損,但當地居民的交通便利性有所提升,這就屬于政策性虧損,可以考慮返還部分建設資金。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