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畔:以規范促快遞行業健康發展
發布時間:2017-07-19 09:29:18 中國道路運輸網

上周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已審議的《快遞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據報道,《草案》規定了簡化快遞布局設點手續、提供車輛通行停靠便利以降低物流成本等措施,明確了快遞服務規則和寄遞安全責任,并強調保護消費者和快遞從業者合法權益,對加盟經營、損失賠償、用戶信息安全保障等作了規范。
可以看到,《草案》對當下快遞行業所暴露出的最突出,也是社會群眾最關心的系列問題作了明確部署,意在進一步以規范促快遞行業健康發展,這也是我國當前的快遞行業所急需的。
事實上,回顧我國的快遞業發展歷程不難發現,自2007年以來,我國快遞行業就發展迅猛,業務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有數據顯示,我國快遞行業2016年已完成快件量330億件,業務量占了全球40%,全行業業務收入也突破了4000億元。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企業發展成本較高、快遞安全形勢較嚴峻、行業粗放發展等問題也被一一暴露。
國家郵政局此前發布的《2016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顯示,我國當前的快遞行業轉型升級和持續發展正面臨挑戰,其中穩發展、提質效任務艱巨,強安全、固基礎困難眾多,優服務、強監管仍然嚴峻。
一方面,隨著電子商務發展進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快遞行業平穩發展面臨的不確定因素有所增加。行業整體供給結構不合理,同質低效的發展模式仍未得到實質性的轉變,企業內生動力與核心能力不足,對新業態、新模式主動適應能力不強,在產品結構、地區發展、企業運營等方面不平衡、不協調問題仍然突出。
與此同時,信息技術支撐能力滯后、技術創新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協同發展能力不足等問題依然是快遞行業的短板。快遞企業末端網點盈利水平下降、運營異常、快件積壓無人派送等不穩定事件時有發生。
另一方面,一些企業安全意識淡薄,在安全方面的投入和培訓不足,且標準化程度也不高,存在收寄驗視把關不嚴、實名收寄執行不力、過機安檢流于形式等問題,其主體責任亟待強化。
事實上,隨著快遞業務量持續高位增長,企業長時間高負荷運轉,一線人員勞動強度大、安全意識弱,易發多發交通、消防、用電、機械傷害等安全事故。因此,完善相關的安全配套制度,提升大數據支撐安全監測、預警、處置的能力迫在眉睫。然而,一些地區不愿抓、不會抓、不敢抓等問題仍然存在,部門間協作還未形成有效合力,綜合治理和屬地責任尚未得到很好的落實,導致了強安全、固基礎的進程依然困難眾多。
可喜的是,針對這些問題,《草案》已有明確部署。
有觀點分析稱,簡化快遞布局設點手續對于企業而言,可以節省很多成本。例如,“一照多址”的政策就讓企業不用再每開設一個分支機構就去辦理一次執照。同時,《草案》對保障用戶信息安全所作的一系列規范,例如推廣應用實名收寄信息系統等,將有助于推動企業和行業從追求數量和規模的粗放發展向追求質量和效益的精細化發展方式轉變。
可以看到,《草案》正在不斷優化著快遞行業的政策環境。而隨著政策環境的不斷優化,對快遞行業而言,行業競爭格局將快速升級,資本運作能力及資源整合能力也將成為快遞行業競爭的新焦點。
同時,對政府而言,新模式、新業態也給政府提出了監管方式創新的新課題。例如,快遞末端網點形式多樣,簡單套用現有法規制度設計已經無法完全解決現實問題,隨著眾創、眾包、眾籌等新業態的不斷出現,一些企業紛紛申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是否納入監管、如何進行監管,已經成為郵政管理部門面臨的重要課題。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