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企業在臺灣設立首個“海外倉” 推動兩岸跨境電商發展
發布時間:2017-11-03 09:28:38 中國新聞網

臺灣平潭兩岸海外公共倉儲有限公司10月31日在臺北揭牌,這是大陸企業于海峽對岸設立的首個“海外倉”。
今年8月,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批準設立平潭兩岸海外公共倉儲有限公司,來臺設立“海外倉”。2個多月過去,在臺灣海霆國際物流集團參與下,新倉儲正式落成。
31日揭牌儀式上,臺灣平潭兩岸海外公共倉儲有限公司董事長、海霆國際物流集團董事長戴治中表示,目前大陸多家大型電商紛紛前往歐美設立“海外倉”,但還未來到臺灣。每日飛經臺灣的跨境郵包超過百萬,“海外倉”就是讓這些包裹落地的“巢”。
他說,地理位置、海空運條件等因素讓臺灣擁有設立“海外倉”的優勢。未來,倉儲將服務兩岸貨物中轉,尤其是為福建、廣東等地貨物來臺提供信息對接、追蹤往來貨物等服務,提高跨境電商客戶體驗。
戴治中預估,“海外倉”營運后每日發貨量至少1000單,日均交易金額在5000美元以上。
出席儀式的臺行政當局“航港局局長”謝謂君指出,跨境電商發展已成趨勢,供應鏈、倉儲的管理成為電商業者勝出的要件。臺北與大陸多地的海運已具備相當實力,加上臺方9月份剛通過新的“海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海外倉”此時設立抓住了好時機。
臺行政當局“關務署署長”廖超祥提到,臺灣的基礎設施建設獨缺“海外倉”,它的設立對臺灣海空物流體系將起到整合、提升作用。
據介紹,“海外倉”指在海外建立的倉儲設施。在跨境電子商務中,企業通過大宗運輸形式,將商品運往境外目標市場,在當地建立倉庫儲存;根據當地訂單于第一時間從倉庫分揀、包裝及配送。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拓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空間
- 電動化 電子化 可再生 國際快遞企業綠色發展穩步推進
- 深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
- 2025年將選擇34個左右城市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
- 三個維度數據描繪數字經濟活力圖景
- 如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政策問答·發展新質生產力)
- 累計增速連續上行,外貿大盤總體穩固——透視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數據
-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