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2-02 09:30:02 中國環保在線

小小的一件快遞,包含著運單、封套、塑料袋、膠帶等多種包裝物,有的還要套上紙箱、編織袋,裝填緩沖材料。為了減少和避免商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損害,多爭取一些“好評”,商家在快遞包裝上通常都是“寧多勿少”。
于是乎,海量的快遞垃圾就這樣產生了,而且體量越來越大,在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占比也越來越大,嚴重影響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度推進。
根據國家郵政局提供的數據,2017年“雙十一”期間可能產生超過15億件包裹,全年快遞業務量將達到400億件。這個體量占全球包裹量的比例達到45%,增長貢獻率達到60%以上。
北京印刷學院青島研究院副院長朱磊表示,中國包裝垃圾的總體回收率小于20%,其中紙盒只有不到一半被回收。而快遞包裝中的填充物、膠帶等塑料成分,其回收率幾乎為零。因此,提高這些快遞包裝物的回收利用率對于快遞垃圾的減少影響重大。
國家政策新一波加碼
為了促進快遞垃圾的減量化進程,2017年,十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為快遞業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到2020年,中國可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將提高到50%,主要快遞品牌協議客戶電子運單使用率要達到90%以上,而平均每件快遞包裝耗材減少10%以上。
緊接著,國務院辦公廳于印發了《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首次提出電商和快遞物流的綠色發展理念,并就數據互通共享、過度包裝等問題和矛盾,提出了針對性舉措。
誠然,快遞行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需要在法律和制度層面對快遞包裝標準作出更加細致嚴格的規定,打破綠色包裝的推廣障礙,但快遞物流企業的行動力量同樣不容小覷。
快遞物流企業積極行動
蘇寧物流也在2017年“雙11”期間啟用更輕便、易攜帶、可重復使用的“共享快遞盒”取代傳統的紙質快遞盒,收貨人簽收后,快遞員會將箱子回收。
順豐速運通過對物料的標準優化及業務模式的調整,公司在2016年減少消耗PE類原料2793噸、PP類原料843噸、原紙2539噸。投入重復利用編織袋,每年可節約材料約5070噸,全年可節約2900萬個編織袋。
京東成立物流包裝實驗室,主要在三方面進行實踐與應用:一是壓縮包裝耗材的尺寸和面積以減少材料成本,二是用更加環保的新材料替代舊材料,三是使用降解材料進行包裝耗材的制作。
2017“雙11”期間,菜鳥還聯合物流伙伴和商家,在全球范圍內首次推出20個“綠倉”。這些“綠倉”發出的包裹,都使用免膠帶的快遞箱和環保快遞袋。
據悉,中國快遞協會還將聯合幾十家快遞和包裝企業、行業組織和電商平臺共同成立的快遞綠色包裝聯盟。聯盟將在研究推廣科技環保包裝材料,加強快遞包裝物料的循環利用、快件包裝簡便化等方面共同努力,從而促進快遞包裝的綠色化發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