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5-07 10:47:14 大河網

5月6日上午,在第五屆河南物流文化節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發表主旨演講,他表示現代物流業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基礎設施,因為不管是經濟社會的發展還是產業結構的升級,實體經濟的發展,制造強國、交通強國都必須依賴現代物流的轉型和創新發展。如果這一塊做不好的話,其它的先進制造業、保障民生以及國家一些新的戰略實施,是沒有基礎的。
王青認為,按照以往對物流和供應鏈的定義,它都是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的過程,但是發展到目前這個階段,消費者不但是價值鏈的被動接受者,甚至是價值鏈的創造者,就是從最后端提到了前端。需求導向,就是我有什么樣的需求我來定制,你所有需求和流通按照我的需求來,這才是下一步整個供應鏈的方向。這個需求實際上是你怎么發現和實現,是企業下一步最核心的內容,當然要依靠創新,依靠技術、商用模式的創新等等。
“現代物流業已經成為了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基礎設施,在制造業工業經濟時代,就是我們傳統的規模經濟時代,物流是支撐性和保障性行業,它發揮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連接作用,所以跟需求和生產之間的這種流通更多介入了上游,這個時候就對下游的制造帶來一定的影響,就是物流對于制造業的引領性、帶動性作用更加突出。”王青說,隨著生產力布局、產業結構的調整,包括城鎮化格局的變化,物流業本身也進入了一個創新發展的階段。在新的商業模式和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中,物流和供應鏈的這種全國性通道、節點、布局、組織方式和服務開始重構,比如說菜鳥搭建的網絡跟以前國家規劃的物流體系重點城市的網絡可能會不一樣,因為它整個生產組織、消費實現跟以往不一樣,所以我們在進行物流體系調整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新的需求、新技術對市場的影響。
王青說:“從美國和歐洲新的物流節點的布局來看,像中部地區芝加哥,包括歐洲的一些物流中心,都不是在市場中心,也不是在產業中心,而是在一個區位中心,它強調的是輻射能力和支撐整個物流體系的環節。在中國我比較看好中部地區,在整個物流體系中部地區非常重要,包括像鄭州、武漢,將來在整個物流格局中的地位一定會是一個全國性的樞紐地位。”
物流企業下一步創新的方向是什么?王青認為,物流企業創新首先對準的是需求,對準的是客戶的需求,客戶需求是中間需求,客戶需求對的是消費者的需求,所以一旦我們把物流流程怎么服務一個客戶以及怎么降低我們的價格,從這個競爭格局調到怎樣針對未來需求變化的方向,提前布局,這個才是下一步要重點思考的問題,不是說跟著市場變化,而是先去判斷市場會怎么變,主動地進行調整,資本市場對這一塊是非常看重的。另外,從業務上講,不同的物流企業有不同的業務重點,做物流本身并沒有問題,但當你是一個大物流集團的時候,你要考慮你的業務重點要向兩個方向延伸,一個是數據服務,另一個是為社會提供大數據業務,因為你整個流通數據是非常多的,下一步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核心資源,誰有數據誰在資本市場就是香餑餑。此外,就是金融,就是怎么跟上下游形成金融支撐。產業結構升級和先進制造業集群,與物流和供應鏈轉型升級密不可分。一方面高附加值產業往往對時間更加敏感,例如電子產品、軟件、生物醫藥、高檔食品、時尚產品等等,所以我們已經進入產業結構升級和消費升級的重要窗口期,下一步對物流來說看誰能抓住這個機遇。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