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6-04 09:32:22 中國快遞協會

快遞業的發展與國家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緊密相連。這也意味著行業要有更大的責任擔當。在中國快遞行業(國際)發展大會上,中國快遞協會發布了《中國快遞業社會貢獻報告2017》,從5個方面展現了2017年中國快遞在發展過程中作出的主要社會貢獻,同時也給這項未竟的事業指明了努力方向。
報告從服務經濟、服務社會、服務民生、服務生態和服務發展等5個方面進行了總結。
在服務經濟方面,快遞業在我國GDP總量中占比0.6%,在服務業中占比1.16%,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占比1.35%,在社會物流總費用中占比4.1%。
在服務社會方面,我國已構建了高效的快遞網絡,快遞網點人口密度為1.6個/萬人;干線車輛近20萬輛;快遞包裹占航空貨郵運輸量的40%,專用貨機近百架;全國快遞專業類物流園區超230個。全國快遞服務重點城市72小時準時率已達78.7%,消費者申訴處理滿意率達98.2%。憑借龐大的網絡,快遞還提供其他增值服務、物流服務和軍民融合服務等。
在服務民生方面,我國快遞吸收了大量從業人員,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目前,全國高校快遞規范服務覆蓋率達到95.6%,2697所高校實現快遞入校服務。農村收投包裹超過80億件,直接服務農產品外銷達1000億元以上;快遞企業打造服務現代農業“一地一品”項目905個,郵政、快遞企業成為助力農村精準扶貧的重要力量。依托豐富的物流資源以及覆蓋廣泛的網絡體系,快遞業積極為扶貧救災等公益行動提供免費物流支持;順豐、申通、圓通等企業還成立專項公益基金,用于支持捐資助學、扶困助殘等各類公益事業;連續三年舉辦的“尋找最美快遞員”活動,向全社會傳播了行業正能量。
在服務生態方面,在政策引導下,各快遞企業根據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的包裝要求,解決快遞過度包裝難題,加快新品研發應用,加大能源節約力度。目前,快遞電子面單使用蔚然成風,新能源車輛超過7000臺,快遞設施的太陽能應用面積接近8萬平方米。
在服務發展方面,快遞緊跟時代需要,積極服務國家大政方針。其中,順豐、圓通、申通、中通、韻達、百世等快遞企業響應“一帶一路”建設,紛紛走出國門,與關聯產業攜手,在東南亞、中東歐、西歐、北美等地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依托空運接駁、中歐班列、海鐵聯運等方式,陸續建立運營網絡,并新建海外轉運中心2個。順豐、中鐵快運、中郵速遞、德邦物流、京東物流等企業還積極參與軍民融合項目,為軍隊后勤快遞物流提供支持。
報告指出,快遞業將提高行業責任感,促進快遞企業轉型、創新,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期待與社會各界攜手共進。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