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5-22 17:18:01 中國物流與采購網

2018年12月10日,為進一步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有效切斷非洲豬瘟傳播渠道,吉林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禁止使用餐廚剩余物(泔水)飼喂生豬和加強動物運輸車輛備案監管》的通告。
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再也吃不到鮮肉了?NO!NO! 國家在2017年就已經出臺加快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實施意見了。不讓運輸活禽畜除了有效防止禽類疫情,你還會吃得更新鮮,更安全了。
為什么這么說?就拿剛剛獲得【2019年中國食品供應鏈創新企業】的G7來說,它可以做到從“倉庫”到“干線”到“城配”再到“最后一公里”,任何一個環節都有相應的方案做支撐,可以真正實現對貨物及貨物溫度的全程可視。讓食材從田野到餐桌全城溫度可視。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冷鏈運輸比綠色通道還更安全。
其次,G7可以實現從陸運到空運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的解決方案。譬如,在進出口食品運輸中,高質量的紅酒,需要溫度控制在15 度到25度之間,而劇烈震動也會對酒的口感造成破壞,此類高價值、條件敏感的貨物對運輸環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G7通過高級天眼等智能設備關聯貨運飛機,可以實現高端貨物溫度的全程可視、超溫報警,實現對運輸途中各種異常的智能感知,全方位保障空運特種食品的安全,使其及時高效的送至消費者手中。
還有,G7可以對運輸方案進行從可視到可控的不斷提升。
為減少運輸環節造成的資源浪費,G7不斷完善其解決方案,技術從可視到可控,不斷升級。在可視方面,企業可以通過公眾號或APP實時獲得食品的溫濕度數據;司機也可以通過車載設備及時獲知車廂內貨物的相關狀態。在可控方面,當發現溫濕度異常時候,企業管理層還能遠程開關壓縮機、遠程設定溫度、遠程預冷操作,減少食品的損耗率。
目前,G7正不斷深入食品、飲料、餐飲等細分領域,希望以科技的力量更深入的影響行業,引領行業,促進食品供應鏈的轉型升級,促進食品產業的綠色發展。眼下正值夏季來臨,作為一名消費者,筆者真誠希望G7能夠研發出行業領先的專業冷鏈運輸體系,解決荔枝、龍眼、楊梅、鮮花、海鮮等夏日生鮮品類的難題。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