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7-31 09:03:04 北京商報

隨著網絡零售的增長,電子商務行業不斷創新,同時也催生出不少新的模式。近日,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在“中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研討會”中提出,當前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形成了網絡期貨交易、大宗商品網上交易和多樣化的網絡零售等,這些模式都的共同特點是與供應鏈金融緊密融合,通過多種方式來進行融資。隨著市場的發展,未來這部分空間非常巨大,所以需通過數字化供應鏈金融模式研究這部分生態鏈,使其良性發展。
農產品供應鏈金融是一個相對比較薄弱的領域,但又是擁有巨大發展空間的新藍海。在過去的一年,電子商務采用了多種多樣的信息科技,如計算機、互聯網、移動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這些技術運用在在農產品電子商務領域應用,最終形成數字農產品電子商務。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頒布,農產品生活服務電商得到高速發展。
洪濤認為,2019年國家物流樞紐逐漸完善,結合“十縱十橫”交通運輸通道和國內物流大通道基本格局,國家選擇了127個城市,這些在運作過程中都需要供應鏈進入。此外京東冷鏈再度上線B2B冷鏈城配,以及華中的冷鏈港啟動,都表明著供應鏈進入到一個新的時期。
在洪濤看來,現階段,供應鏈正在由舊的模式向新型模式轉型升級。同時又有電子商務的多種模式創新,包括綜合性電商、垂直性電商、社交性電商、跨境電商、以及物流配送供應鏈,支付結算網絡金融。“過去我們是生產什么就賣什么,賣什么就消費什么?,F在是新的拉式供應鏈,即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賣什么,賣什么,我們就生產什么。”所以,這幾年的電商模式創新,特別C2B、S2B、CSA、B2B2C、O2O具有較大市場空間。因此,供應鏈當前占主導地位的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供應鏈,供應鏈金融也更多的要把注意力放在這里,探索一種新的模式,數字供應鏈金融的新模式。
不過洪濤表示,未來,數字農產品供應鏈金融需要深入探討和研究。從而避免局限于單一的鏈組式的、平臺式的、生態鏈(圈)式供應鏈的模式。這需要一個過渡期。最終來看,理想的模式就是“數字農產品供應鏈金融”模式。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