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8-13 09:01:46 新華社

灼熱的陽光炙烤著新鄭機場,熱浪一陣陣升騰。
停機坪上陽光灼眼,飛機發動機的陣陣轟鳴聲中,測溫槍的讀數已經逼近60攝氏度。貨運站里,盡管有幾個風扇通風,但溫度計指針依舊越過了40攝氏度刻線。
作為“空中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快”是新鄭機場獲得這一地位的最重要資質。
“它在這里卸下從歐洲過來的貨物,會再裝上新的貨物運往日本。”河南航空貨運發展有限公司貨運操作部國際主管王磊指著剛到港的一架盧森堡貨航貨運飛機說,“貨物滿載滿卸要在兩小時之內。”
在炎熱的天氣下,這樣的要求對重體力勞動的航空貨運工人而言是極大的考驗。“只要開始干活,衣服就開始滴水。”河南航空貨運發展有限公司貨運操作部李超杰說,“我們干活時帶著手機,每天的數據都是兩萬多步。”
長褲長袖的工作服,熒光馬甲,防刺鞋,這是保證航空安全的基本穿著,如果在停機坪作業,為了防止在飛機發動機的熱浪下中暑,工人們還要戴上帽子、墨鏡、口罩。
悶熱的貨運倉庫里,地面時常能見到工人們滴下的汗水,他們墨綠色的工作服上,總有一片疊著一片的白色汗漬。
但炎熱的天氣并沒能影響新鄭機場的貨運效率。“我們在貨運站里其實有休息間,但是基本看不到里面有人。”河南航空貨運發展有限公司貨運操作部副經理王勇說,“確實熱,但忙起來,大家也就想不起來熱了。”
同時,作為“空中絲綢之路”上的樞紐,從美國洛杉磯到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從以色列特拉維夫到加拿大哈利法克斯,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時區的飛機在新鄭機場不停地進港、出港。
在7×24小時通關的鄭州機場,凌晨6點到達的澳洲金槍魚,經過清關、理貨、檢疫以及分撥之后,預計當天18點就能端上北京等地顧客的餐桌。
這意味著貨運人們的工作時間也是全時段的。凌晨,暑氣稍稍褪去,貨運人們便已開始工作,太陽升起,他們已是揮汗如雨,熱火朝天。
貨運工人們的辛勤付出是新鄭機場高運轉效率及充足運力的保障,而這些因素,讓新鄭機場成為“空中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