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2-21 10:06:25 中國交通新聞網

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活力四射的中國猛地按下了暫停鍵。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百萬鐵路人聞令而動,與時間賽跑,和疫情決戰,在萬里鐵道線上筑起一道道堅強防線。
這是一場星夜兼程的千里馳援,鐵路所有部門聯動,讓醫護人員第一時間到達武漢;這是一次爭分奪秒的保通保暢行動,鐵路部門開辟綠色通道,做到重點物資“有需必裝、快裝快運”;這是一場萬眾一心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一支支黨團員突擊隊主動請纓,出色完成各類緊急保障任務……
據統計,截至2月19日,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家鐵路集團)已累計向湖北地區裝運防控保障物資7682批、12.46萬噸,其中防疫物品5383批、近2萬噸;生活物資2299批、10.49萬噸;累計運送防控人員7000余人。
防控 第一時間部署行動
1月24日,北京西站售票大廳里,一些原本計劃回家過年的湖北旅客趕來退票。記者在這里發現,鐵路職工全都佩戴口罩,車站進出口配備紅外線智能體溫檢測設備及手持測溫儀。“現在能免費辦理退票手續了,各項防疫措施也在有序進行。”車站人員說。
春運期間,數以億計的人員密集流動,鐵路防控任務非常艱巨。
根據國家統一部署,1月21日,交通運輸部迅速啟動應急響應,并印發緊急通知,要求交通運輸各單位各部門與衛生健康等部門密切協作,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做好防控工作,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國家鐵路集團領導班子迅速行動,靠前指揮,把握關鍵,實現防控措施“早部署”。1月21日,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全面落實防控責任,突出旅客防控、職工防病、防控物資運輸三大重點任務。
也是從這一天起,到2月6日先后五次實施退票組織,并持續加強完善疫情防控及應急保障各類措施。
防控有部署,鐵路早行動。為減少人員流動,降低疫情擴散風險,鐵路部門第一時間配合有關部門,關閉重點地區乘車通道。1月23日10時,武漢地區所有鐵路火車站進站通道關閉,隨后湖北省境內97個火車站也全部關閉對外通道,河南省境內1個火車站關閉鐵路對外通道。
同時,全國鐵路1944個火車站開展進站測溫、2198個火車站開展出站測溫工作。各地鐵路局集團公司協調地方政府在鐵路車站配置測溫設備,派駐醫務人員,準備轉運救護車,在客運大站配置探頭式自動測溫儀,建立有序高效的疫情防控工作機制。
“請大家上車戴好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安全乘車很重要。”在烏魯木齊開往福州的T308次列車上,列車長劉苗苗一天要來回穿行十幾趟:為旅客定時測量體溫;督促列車員做好門把手、水龍頭、衛生間消毒工作;遇上沒有口罩的乘客,她還會從口袋里掏出自己準備的口罩。
防護服、防護手套、護目鏡、口罩,26歲的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公司鐵嶺火車站安檢員劉佳手持安檢儀,在旅客的雙臂、雙肩、腋下、腰間、后背、雙腿依次檢查。看似簡單的工作,每次當班都要重復上千次,平均每小時都得起身近百次,普通人不到10分鐘就會感到腰酸背痛,而她們每天都要堅持8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
站臺之外,零下38攝氏度的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白音花鎮,寒風凜冽,呵氣成霜,可在轄區各個巡查路口仍有一抹紅色在嚴寒中逆風而行,毫不退縮。“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給庚子年的開端帶來了不平凡的挑戰。我們的護路工作增添了防疫管控的責任。”霜掛眉頭,卻遮擋不住執勤者堅定的目光,鐵路護路員們嚴格詢問每一位出入人員,并認真做好通過車輛信息登記。
對于容易傳播病毒的公共設施,鐵路部門也加大了防護力度。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公司對所有使用后的臥具都采取高溫、次氯酸鈉消毒措施,并增加了消毒程序和時間。
“疫情發生后,我們馬上調整了洗滌程序,加大消毒劑使用量,延長了洗滌時間,并加強了對操作區域的消毒工作。”北京客運段洗滌車間主任張永潔說,雖然成本增加了,但能更好地保證疫情防控期間的臥具安全。
“云端上的信息防控”也在進行。作為鐵路的“數據倉庫”,12306擁有中國自2000年以來20年的旅客鐵路出行數據,每天處理的業務數據量高達數百TB,高峰期一天點擊量高達千億次。
“疫情發生后,12306快速啟動應急機制,利用實名制售票大數據優勢,及時配合地方政府及各級防控機構提供確診病人車上密切接觸者信息。”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電子所所長朱建生說,為應對疫情,12306在客票系統團隊專門成立了疫情技術保障組,開展大數據分析、客票功能調整、系統監控保障等多項工作,先后有170人參與相關保障工作。
數據顯示,1月21日至2月18日,鐵路部門配合協查車上密切接觸者2300批以上,列車下交發熱旅客631人。
馳援 為打贏疫情阻擊戰匯聚力量
“運往武漢的藥品出發啦!”1月25日,大年初一,武漢已處于“封城”狀態,湖北境內72個火車站離開通道關閉,而第一批緊急藥品卻“坐”高鐵抵漢。當天,從江西九江開往武漢的D2236次高鐵動車一停靠武漢站,站臺工作人員趕緊接車,利用8分鐘的停站時間,迅速將30件共計5500份藥品從高鐵上卸下來,運送至出站口,裝上開往金銀潭醫院的貨車。
在上千萬網友“云監工”之下,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從項目開工至竣工耗時僅十幾天,這背后也離不開鐵路的高效運力支撐。
1月26日夜間,一批用于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的鋼材抵達漢西車務段漢陽站。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轉運、調車、貨運人員有序銜接,3輛貨車滿載螺紋鋼迅速駛向工地。
1月28日,160噸建筑材料急需從河南駐馬店運輸至武漢,支援雷神山醫院建設。武漢局集團公司迅速啟動運輸預案,開辟綠色通道,快速調集空車,優先組織運輸。駐馬店站從當天凌晨4時開始,用4個小時完成裝車、連掛。8時15分,裝載建筑材料的列車從駐馬店站開出,15時左右到達400多公里外的武昌站下屬大花嶺站。早已做好準備的武昌站工作人員接續戰斗,不到一個小時就把第一批建筑物資全部裝車,發往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此后,他們又按要求陸續把其余9批建筑材料裝車快速運送到目的地。
2月7日18時,由海口開往哈爾濱西的Z113次旅客列車停靠在哈爾濱西站。這趟列車上還有不尋常的“旅客”——一條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公司承擔了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設備的運輸任務。為爭分奪秒,鐵路部門連夜制定方案,最終決定通過客運列車行李車廂進行運輸。
“如果采用鐵路貨運方式,從廣州到哈爾濱要5天時間。”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客運部主任尤君平說,“最終3500多公里的距離,僅用了34個小時就運到了。”
疫情發生以來,一批批緊急援漢物資,通過“八縱八橫”高鐵網,優先運輸辦理,搭建起生命救援大通道。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1月25日21時39分,45001次列車滿載著2萬多份來自河南的自加熱米飯套餐、速凍水餃等食品,從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公司管內圃田車站發出,前往支援武漢。圃田站按照優先取送、優先裝車、優先掛運,與時間賽跑,前后僅用1個小時就將物資裝卸到位。
“旅客需要我,我就在哪里。”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全力攻堅階段,各地醫療人員不斷前往湖北,支援開展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為廣大醫護人員護航,成為國家鐵路集團動員部署的重點工作。
“疫情面前,有令必回。”千萬名鐵路職工,奔赴戰“疫”一線,按照疾控部門工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實行24小時防疫值班制度。
“開辟綠色通道,做好聯控!”1月26日16時44分,河南省137名醫務人員乘高鐵赴武漢,支援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他們乘坐G547次列車,從鄭州東站出發,預計18時59分抵達武漢站。鄭州東站在接收到醫護人員基本信息后,第一時間開辟專口辦理業務,在實名制安檢、驗證處開設綠色通道進站口、站臺各崗位隨時做好聯控,確保醫務人員優先進站、優先乘車。
同日中午,福州某部隊醫院急診科主任張偉發,奉命前往武漢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因武漢站已封站,國家鐵路集團根據相關要求,安排D296次動車組臨時停靠武漢站。
“白衣天使,待疫情結束,復興號接你們回家!武漢加油!中國加油!”1月29日,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公司石家莊客運段值乘的G70次列車,在廣州南站迎來了3名特殊的旅客,他們是鐘南山院士團隊的成員,趕赴武漢援助。了解情況后,乘務班組積極配合,快速安置醫療物資,引導他們入座,并送去暖心的茶水。到站后,乘務組、機械師、乘警一同上手協助他們搬運物資,護送他們下車,祝福他們早日凱旋。
星夜馳援,晝夜奮戰。全國鐵路人聞令而動、與時間賽跑,迅速將醫療物資和醫護人員源源不斷地送往疫情防控前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實支撐。
逆行 向著最危險的地方
“快些,要抓緊,我多搬一箱,這些醫療物資就能早一時送到防疫一線”“我能行,讓我上”“我不走”,一句句誓言凝聚起磅礴力量,百萬鐵路人筑成防控疫情的鋼鐵長城。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正是深知疫情嚴峻,他們才更加不畏艱險、逆流而上。
鐵路運輸一線干部職工處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不僅承擔著確保鐵路運輸安全暢通、快速搶運防控人員和物資等繁重工作任務,而且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壓力。
對向著最危險地方沖鋒的逆行,鐵路部門如何部署職工防護作業?
“24小時運轉,全封閉在崗。要確保鐵路運輸線安全,這支隊伍必須零感染。”在北京局集團公司調度指揮中心,600多位調度員要保證每天4100多趟列車的安全出發、準點歸來。只要有一個人健康出了問題,這支隊伍就得全部隔離,將給鐵路運輸和疫情“阻擊”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作業場所封閉、休息地點集中、專用通道開辟、安排專車接送……一系列配套措施也迅速運轉起來。
在武漢局集團公司,一線調度員全部實行集中封閉式管理,放棄與家人團聚,堅守崗位。剛剛升級為“奶爸”的計劃調度員趙晶一直在崗,不斷優化調整貨物列車車流編組計劃,無法去距離工作地點僅5公里的產房陪伴妻子和孩子。調度二組的一名人員被列為疑似病例后,該組人員按規定全部接受隔離觀察。調度一組全體人員主動補位,加密倒班頻次,確保工作不斷檔。
疫情發生以來,國家鐵路集團全力加強職工健康防護,為鐵路一線干部職工配發口罩;對調度指揮、行車等重點崗位、場所實行嚴格管理;組織乘務人員出乘、退乘時進行體溫監測,對體溫超過37.3攝氏度的,暫停其乘務工作并安排就醫;編制職工健康防護宣傳手冊,加強職工衛生防疫常識宣傳……按照國家鐵路集團統一部署,各鐵路局集團公司客運系統在確保安全生產的條件下,動態調整優化上崗人員數量,提高用工效率。
護航 防疫復工兩兼顧
疫情還在持續,而春運返程潮已到來,各地的返程與返工漸次啟動。如何讓在路上和在崗位上的人都安全,備受關注。
在國家衛健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鐵路集團客運部主任黃欣介紹,目前全國鐵路有1944個火車站開展進站測溫、2198個火車站開展出站測溫,對體溫高于37.3攝氏度的旅客勸導就醫。在列車上發現發熱旅客,也將啟動應急處置程序,果斷進行隔離和消毒,盡快移交前方車站。
“想著車站是旅客高密度聚集區,心里還挺擔心的,結果今天來到車站,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對候車座椅消毒,衛生間內也都是消毒洗手液,車站大屏上一直播放著疫情防護知識,瞬間感覺我們一定能戰勝這場疫情。”2月16日,全國鐵路首趟定制務工人員返程專列在貴陽北站開出,準備乘高鐵返崗的劉星說。
據悉,在國家鐵路集團的統籌協調下,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與上海局集團公司共同制定復工人員專列開行方案。列車上,引導務工人員全程佩戴口罩,減少車廂內走動流動頻次,組織分散就座,同時加大列車環境衛生的清理頻次,配備列車專用防疫“應急包”,最大程度地避免疫情傳播風險。
在科學防疫的同時,鐵路部門也在積極對接企業,加大運輸保障力度,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上海局集團公司加強與各大煤礦、港口、水泥等企業聯系,各個貨運中心加強與區域中物流市場、商品市場、生產制造企業對接,對集裝箱、散貨等運輸隨到隨辦。同時加強與地方農資化工生產企業的聯系,做好春耕物資運輸,支援春耕備耕。
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公司各貨運中心加大春耕物資運輸力度,1月初至2月18日搶運化肥30.8萬噸。
鐵路重點工程項目也在加快推進復工。正在建設的鹽通高鐵全線控制性工程、鹽城通榆河特大橋,近200名建設者正在焊接古橋港路構件施工現場,采取封閉運輸、封閉管理、封閉施工模式、科學組織。“我們安排的是單間住宿,然后采取封閉管理,專人值班。對就餐這一塊我們采用的是統一配送、分時段、分散就餐。”相關負責人表示。
抗疫不誤提速,中歐班列運輸回暖。自疫情發生以來,各地鐵路、海關等部門積極行動,全力保障中歐班列穩定開行,確保進出口貿易平穩有序開展。
2月15日上午,滿載俄羅斯木材的38組集裝箱的中歐班列緩緩駛進蘭州新區、中川鐵路口岸,這是今年以來第10列到達蘭州新區的國際貨運班列,其運輸物資將支撐當地相關企業的正常生產。
在廣東,鐵路部門按照優先承運、優先裝車、優先掛運原則,為企業提供高效物流通道。
重慶兩江新區、果園港、成都國際鐵路港制定協助方案,確保企業物資即到即檢,高效驗放,提高中轉貨物效率。
新疆鐵路部門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發揮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口岸的通道優勢,優化中歐班列運輸作業流程,加強與海關等各部門的協調配合,保證進出口貨物運輸通。
生命召喚,十萬火急!疫情當前,鐵路系統廣大干部職工挺身而出、日夜奮戰,與時間賽跑,為生命接力,在鐵路線上書寫忠誠與擔當,用行動踐行著“人民鐵路為人民”的錚錚誓言。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