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21 13:33:33 中國交通新聞網

近期的商用車圈,比亞迪是最忙的車企之一。繼4月底宣布與日本知名商用車企——日野自動車株式會社(簡稱日野)合作開發純電動商用車后,日前,比亞迪開啟全系純電動輕卡業務,并面向全國招商合作,擴張營銷網絡。
從純電動客車到純電動重卡再到純電動輕卡,已補全純電動商用車型拼圖的比亞迪,正展現其在新能源商用車市場的雄心。
輕卡招商意在布局綠色城配
開啟全系業務,并不意味著比亞迪此前在純電動輕卡市場的經驗為零。事實上,記者了解到,比亞迪早在2015年就已推出純電動輕卡產品,并先后投用于國家電網、中國郵政、順豐、地上鐵等知名企業。2018年投放深圳地上鐵的比亞迪純電動輕卡T5A,單車最高行駛里程近7萬公里。
“多年的運營實踐說明,比亞迪純電動輕卡的產品和技術都已作好準備,啟動全系業務的時機也到了。”比亞迪有關負責人說。
除了技術、產品,這一“時機”當然也包括備受業界期待的新能源物流車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縱觀比亞迪此次參與招商的T4、T5、T6以及冷藏車型,有一個共同點:全部都是針對城市配送場景設計的新能源物流車。
純電動輕卡一直以來是新能源物流車市場的主力軍,此前有專家預測2020年我國新能源物流車產量將超過20萬輛,今后5年新能源物流車產銷量的年復合增速有望超50%,增量規模達100萬輛。雖然具體數據還有待實際檢驗,但從近來密集出臺的利好政策,可窺一二。
4月23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指出,對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等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2020年補貼標準不退坡。足見新能源物流車的特殊性。
比亞迪總部所在的廣東深圳更是電動物流車推廣的前沿城市。2018年6月,深圳成為全國第一座為純電動物流車提供運營補貼的城市。
面對廣闊的新能源物流車藍海,比亞迪對此次招商信心十足。
聯手日野 加碼純電動“硬核”技術
4月23日,比亞迪宣布與日野簽署戰略商業聯盟協議,合作開發純電動商用車。這距離比亞迪與豐田合資成立電動車公司還不到一個月。
一家是國內成長迅速的新能源車企,一家是日本商用車名企,在記者看來,雙方合作的關鍵點是純電動商用車的研發制造技術。
按照戰略合作協議,比亞迪與日野合作的任務很明確,就是加快開發純電動商用車進程,為用戶提供優質的產品。雙方還將結合各自技術和經驗優勢,在零售和其他相關業務方面展開深度合作,促進純電動商用車普及。
“我們的合作將從開發純電動商用車開始,相關開發項目已經在進行中,計劃盡快推向市場。”比亞迪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的資料顯示。
近年來,伴隨商用車領域電動化發展趨勢,大批商用車企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技術日益成熟,市場競爭也愈加激烈。
1995年起步于動力電池事業的比亞迪,目前已掌握電池、電機、電控等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特別是在動力電池方面,在傳統的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之外,今年3月,其首創的“刀片電池”正式亮相,具備安全性高、長續航等優勢。
“我們很高興能夠通過此次合作,共同打造純電動商用車產品,充分滿足用戶在實用性和經濟性方面的需求。”日野專務董事中根健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對于比亞迪與日野的合作,部分業內專家將其稱為“強強聯合”。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陳世平在公開場合說,以往中外車企合作,多是外方企業出技術,中方企業提供制造場房和勞動力,這種合作模式多由外方主導。而比亞迪與日野的合作,則是雙方都要拿出“看家本領”共同開拓純電動商用車市場,是真正的平等合作。
掌握技術和先機是搶占市場的關鍵,面對暗流涌動的國際競爭格局,比亞迪與日野攜手邁出了重要一步。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