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8-25 10:04:00 中國新聞網

歐盟24日公布優惠原產地規則一攬子改革措施,以此助推歐盟“泛歐—地中海”鄰國經濟復蘇,并為歐盟企業開辟新市場。
歐盟委員會當日發布公告通報改革內容。歐盟現以原產地規則判定貨物“國籍”(由哪國制造),當中優惠原產地規則因與關稅優惠、關稅配額、反傾銷和反補貼、保障措施等貿易措施直接掛鉤,在對歐貿易中舉足輕重。
公告顯示,本輪優惠原產地規則改革涉及歐盟“泛歐—地中海”20個鄰國及地區,除冰島、挪威、瑞士、列支敦士登和法羅群島(丹麥海外自治領地),還包括土耳其、埃及、以色列、約旦、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地中海沿岸國家,阿爾巴尼亞、波黑、北馬其頓、黑山、塞爾維亞、科索沃等西巴爾干國家及地區,以及格魯吉亞、摩爾多瓦、烏克蘭等歐盟“東部伙伴關系國”。
公告指歐盟委員會擬定的改革措施共有21項,意在讓優惠原產地規則更加靈活和方便,推動“泛歐—地中海”區域經濟一體化和貿易便利化,重點包括在原產地貨物生產和加工環節引入“完全累積”規則,即貨物可在上述20個國家及地區分散生產和加工,最終對歐出口仍可按優惠原產地規則享受關稅優惠。
此外,歐盟擬允許更多非原產材料參與原產地貨物生產和加工,將非原產材料占比由10%增至15%;計劃取消“禁止退稅”規則,在原產地貨物享受關稅優惠時,允許用于制造貨物的進口材料退稅;在物流環節,將把現行的“直接運輸”規則改為更靈活的“非操縱”規則,并將簡化海關簽發原產地證書的程序。
公告援引歐盟委員會負責經濟事務的委員真蒂洛尼的話說,歐盟此舉意在加強與“泛歐—地中海”鄰國的經貿往來,促進區域一體化,同時冀望幫助黎巴嫩等國經濟復蘇和重建,支持歐盟企業開辟新市場。
歐盟統計顯示,2019年歐盟與上述20個國家及地區的貿易總值為6770億歐元,約占歐盟全年優惠貿易總值的一半;歐盟委員會表示,如24日公布的改革措施在歐盟理事會順利獲批,新規則料于明年上半年在一些國家生效。(完)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