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2-23 14:06:16 人民網-人民日報

“截至2019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13.9萬公里,其中高鐵超過3.5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公路里程501.3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萬公里,躍居世界第一;生產性碼頭泊位2.3萬個,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量2520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7萬公里,也是世界第一。”12月22日,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介紹。
當日,國務院新聞辦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同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劉小明表示,如今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正在向交通強國邁進。
從“連線成片”到“基本成網”,我國綜合交通網絡規模和質量實現躍升,覆蓋廣度和通達深度不斷提升。綜合運輸大通道基本貫通,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步伐加快,城市交通基礎設施體系化建設穩步推進,截至2019年底,全國城市道路總長度達到45.9萬公里。
從“走得了”到“走得好”,我國全面提升交通運輸服務質量,持續優化運輸結構,不斷提高綜合運輸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出行服務體系日益完善。2019年,全社會完成客運量176億人次,完成貨運量462億噸,平均每天有4822萬人次和1.27億噸貨物處于交通運輸中。網約車覆蓋全國400多個城市,平臺日均使用量超過2000萬人次。共享單車日均使用量約為4500萬人次。
從“跟跑”到“跟跑并跑領跑”并行,中國交通超級工程舉世矚目,裝備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一批超級工程震撼世界,“復興號”動車組、C919大型客機、振華港機等一批國產交通裝備標注了“中國制造”的新高度,互聯網物流蓬勃發展,刷臉進站、“無紙化”登機、無人機投遞、無接觸配送等新技術的應用,為廣大群眾生產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扶貧成效顯著。解決出行難,黨的十八大以來,新改建農村公路208.6萬公里,其中貧困地區110萬公里,貧困地區新增了5.1萬個建制村通硬化路。打通大動脈,貧困地區縣城基本實現二級及以上公路覆蓋。暢通微循環,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全部通客車、通郵政,農村物流服務保障有力,網絡不斷健全。打通致富路,交通帶動特色產業、特色小鎮蓬勃發展,形成了“交通+特色農業+電商”“交通+文化+旅游”“交通+就業+公益崗位”三種模式。
綠色交通大力發展。截至2019年底,全國鐵路電氣化比例達到71.9%,新能源公交車超過40萬輛,新能源出租汽車超過14萬輛,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車43萬輛,液化天然氣(LNG)動力船舶建成290余艘。據統計,2012年至2019年全國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下降了65.2%。
民航積極參與藍天保衛戰。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董志毅介紹,2019年,我國運輸航空每噸公里油耗和碳排放分別為0.285千克和0.898千克,均較基線下降了16.2%;機場每旅客能耗為0.898千克標煤,每旅客二氧化碳排放量0.553千克,分別較基線下降了15.8%和28.81%。
鐵路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國家鐵路局總工程師嚴賀祥表示,鐵路能源消耗總量和單位運輸工作量綜合能耗均呈逐年下降趨勢,鐵路能源結構不斷優化,鐵路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續降低。
郵政聚焦包裝治理和節能減排任務。國家郵政局副局長趙民表示,截至目前,電子運單基本實現全覆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5%,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到70.1%,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了91.5%,在營業場所設置了7.6萬個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全行業新能源車輛達4.69萬輛。
每日 推薦
- 2025年將選擇34個左右城市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
- 三個維度數據描繪數字經濟活力圖景
- 如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政策問答·發展新質生產力)
- 累計增速連續上行,外貿大盤總體穩固——透視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數據
-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