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3-08 09:30:14 新華網

“推動數據賦能全產業鏈協同轉型”——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注意到“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里的這一提法。在他看來,數字技術應更多對生產制造端賦能。
“近年來,數字技術在消費端應用不斷成熟,但對生產制造端的賦能還在起步階段,無論是內部供應鏈效率,還是外部供應鏈服務,都存在現實的問題和短板。”
徐冠巨說,由于制造業細分領域多,場景、需求分散,物流供應商多是“小而專”的經營模式,很難在不同行業屬性的客戶間實現遷移。同時,一些企業的物流水平、信息化程度、金融服務水平亟須提升。
隨著制造業定制化、柔性化與日俱增,“場景碎片化、需求定制化”的痛點越來越明顯,制約了制造業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徐冠巨以一個案例來說明需用數字技術解決的典型場景:“有一家精細化工制造企業,產品品種超過2300個,客戶超過7200家,訂單中要求48小時以內交付的占90%以上,如果沒有供應鏈協同,要及時交付訂單,幾乎不可能。”
徐冠巨介紹說,借助傳化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供應鏈系統解決方案,企業實現供應鏈降本10%以上,人工成本下降30%,到貨及時率提高4個百分點,供應鏈協同效率提升20%。
對于如何推動數據賦能全產業鏈協同轉型,徐冠巨提出建議:
一是大力推進生產制造端數字化改革,打造一批服務產業端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建立數字化供應鏈體系。
二是引導傳統物流網絡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升級改造,促進互聯互通,提升市場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水平。
三是把提升科技水平和供應鏈能力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發揮產業基礎優勢,疊加數字技術,從產業鏈供應鏈視角促進模式創新,實現蝶變。
“數字技術是決定未來的勝負手。”徐冠巨說。
每日 推薦
- “十四五”交通規劃17項主要指標中6項提前完成 11項年底前將全部完成
- 民航局:加快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 拓展國際航線網絡
- 國家鐵路局:目前正在編制“十五五”鐵路發展規劃
- 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業務量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
- 商務部:1-6月全國網上零售額增長8.5%
- 上半年國家鐵路發送貨物19.8億噸 同比增長3.0%
- 大載重無人機成功試飛 特色農產品開啟“空中走廊”
- 國家郵政局:指導相關快遞企業優化收費計重規則
- 數說上半年快遞物流業“成績單” “小包裹”折射中國經濟澎湃動能
- 【江蘇】全面啟動2025年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工作
-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做強國內大循環重點政策舉措落實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