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5-28 09:59:57 京東物流

5月28日,北京亦莊的京東集團總部一層大廳,在現場人群整齊的倒數計時后,一陣清脆的銅鑼聲響起,標志著京東物流正式登陸港交所,港股代號定為“2618.HK”,定價40.36港元/股,開盤大漲近18%。
上午9時30分,9位嘉賓相繼走上臺,京東物流研發的“機械臂”與斯凱奇中國首席執行官陳偉利一起敲響上市鐘聲。京東物流小哥、營業站站長、跨越速運小哥和京東物流平臺的創業者、客戶等人共同見證這一時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此番京東物流的上市儀式設在北京總部,通過以香港聯交所遠程連線的形式,完成了此次上市進程。
此次上市,京東物流發售募集資金凈額約為241.13億港元。其中,55%將用于升級和擴展六大物流網絡,保持競爭優勢;20%的募資將用于開發與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物流服務相關的先進技術,包括自動化科技、數據分析與算法以及其他底層技術等;15%的募資將用于擴展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的廣度與深度,深耕現有客戶,吸引潛在客戶。
從2007年自建物流,再到2021年赴港上市,京東物流這14年可謂“臥薪嘗膽”。作為京東集團“三駕馬車”之一的京東物流,對京東有著特殊的意義。2007年,劉強東力排眾議自建物流,耗資巨大的重資產模式曾引發巨大爭議,甚至不被看好,但正是憑借自營的京東物流,才讓京東差異化突圍成功,建立了強大的護城河。
經過14年的發展,京東物流在開放創新中從一家企業物流變身為一家物流企業。中信證券的研究分析認為,京東物流成長經歷了三個階段:2007年至2010年是京東物流1.0,即直營平臺+自建封閉物流,2010年至2016年是京東物流2.0,自營平臺+開發平臺(京東POP商家)+自建封閉物流,2016年至今是京東物流3.0,自營平臺+開放平臺+自建開放物流。
在最新披露的招股書中,京東物流將自己定義為是“中國領先的技術驅動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及物流服務商”,其業務覆蓋了快遞、快運、冷鏈、跨境物流、供應鏈等多個物流領域。雖然最初專注于倉儲配送快遞業務,但經過多年發展,京東物流已建立了高度協同的六大網絡——倉儲網絡、綜合運輸網絡、配送網絡、大件網絡、冷鏈網絡及跨境網絡。
與傳統快遞企業不同,京東物流倉儲和配送能力一直是其核心競爭力,即買家下訂單后,京東物流直接從倉庫配送至賣家。在其招股書中,京東物流稱這一獨具特色的模式為“一體化供應鏈”。
這一模式也給京東帶來了不俗的服務和口碑,構建了難以跨越的護城河,也成為了京東商業帝國的基石之一。數據顯示,2020年,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鏈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達到75.8%。根據灼識咨詢報告,京東物流是中國最大的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商。在2020年,京東物流服務企業客戶數超過19萬。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東物流運營超過900個倉庫,包含京東物流管理的云倉面積在內,倉儲總面積約2100萬平方米。
京東物流此次上市將對快遞市場影響幾何?安信證券認為,京東物流與順豐業務重合度高,終極是供應鏈的競爭;與通達系差異定位,影響較小。
根據安信證券交運組研究報告,京東物流與順豐都在通往綜合物流服務商的道路上探索,京東物流從“倉配”逐漸拓展業務邊界,順豐從“時效件”等傳統快遞擴張范圍,業務體系重合在所難免。京東快遞從2018年開始面向社會提供個人快件寄遞服務,主要目標市場是個人散件,京東的快遞定價略低于順豐,在個人散件市場具備一定的性價比優勢。順豐依托“天網+地網+人網”打造的網絡配送模式更快捷穩定,其產能也更充沛。而京東快遞的模式是依靠原先的“倉配網絡”,主要利用冗余資源開展快遞服務,大部分產能仍需對內優先保障電商購物。
安信證券還認為,順豐通過多年重資產投入,建立了“航空+陸運+轉運中心+末端門店”的完整的全網型配送模式,在時效和產能上均有保障,京東快遞的服務穩定性上與順豐仍有一定差距,而在商務件市場,大客戶對快遞供應商的服務穩定性、全網絡的通達性要求較高,因此目前在高端商務件市場京東物流仍難以撼動順豐的主導地位。另一方面,以三通一達為代表的電商快遞企業,憑借規模效應以及出色的成本管控,使其在經濟型電商快遞領域具備高護城河,而京東物流由于直營化管理,履約成本高于通達系快遞企業,短期難以在電商快遞市場形成較大威脅。
業內專家認為,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京東物流亦面臨諸多挑戰。首先是如何進一步降低履約成本吸引中小品牌商仍是關鍵,因為對于大型品牌商,京東物流高效的倉儲以及庫存管理系統、大數據預測能為帶來較大價值,而龐大的中小品牌商更為看重的是履約成本的改善。同時,京東物流與頭部快遞企業仍有一定差距,特別是持續不斷的價格戰加劇了資金壓力,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京東物流還需要更大的力度來提升其市場份額和規模,尤其是發掘更多自身電商業務以外的新增量市場,這些都是京東物流上市后需要講給資本市場的新故事。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