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6-08 09:41:06 中國交通報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加之俄烏沖突等“黑天鵝”事件發生,對全球能源、糧食乃至工業品貿易格局及供應鏈體系產生深刻影響。東北振興仍處于爬坡過坎關鍵階段,如何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對東北全面振興至關重要。
打造服務東北、輻射東北亞、聯通“一帶一路”和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國家海陸雙向開放的東北亞陸海大通道,強化東北與南方沿海以及日韓、蒙俄、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往來聯系,對于打通國內國際供應鏈體系、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助力東北全面振興具有重要作用。
新發展格局下東北全面振興的客觀要求
全球供應鏈體系重構及保障供應鏈安全穩定的客觀要求。隨著國際分工體系、全球產業格局加速演變,尤其是疫情及俄烏沖突等“黑天鵝”事件,各國更加注重打造安全穩定高效的全球供應鏈體系,產業鏈、供應鏈本地化、區域化趨勢更加明顯。而以港口為核心的綜合交通網絡和供應鏈體系的建設,成為各國吸引投資、發展制造業和外向型經濟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在此背景下,抓住全球供應鏈體系重構契機,打造東北亞陸海大通道,將有力推動東北深度融入全球供應鏈、產業鏈體系,有效保障國際國內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中俄貿易伙伴關系深化及北極東北航道運營帶來的契機。中國連續12年穩居俄羅斯第一大貿易伙伴國,而俄羅斯穩居中國第一大能源進口來源國,自俄進口能源約占自俄進口貿易額的65.3%。地區國際沖突在引發全球能源價格高位震蕩、推動全球能源供求格局深度調整的同時,也為東北亞陸海新通道建設帶來了契機。一方面歐美制裁下,中俄兩國貿易可能迎來新機遇,自俄進口原油、天然氣、糧食農產品以及我國出口汽車、機電、消費品的貿易前景廣闊。另一方面,俄羅斯加快遠東地區開發乃至北極東北航道運營以改變地緣格局的可能性凸顯。東北依托地緣優勢將繼續在中俄乃至中歐貿易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抓住契機,持續推動中蒙俄經濟走廊(新)通道建設,構建與海上絲綢之路有機銜接的東北亞陸海大通道成為必然選擇。
“一帶一路”、RCEP以及中日韓等區域貿易便利化趨勢催生交通經濟走廊建設機遇。東北與日韓、蒙俄之間具有天然地域聯系,區域經貿、人員往來十分緊密。而“一帶一路”倡議、RCEP的實施,以及未來中日韓自貿協定的落地實施,都將強化東北腹地與日韓、東盟等地區和國家之間的產業鏈、供應鏈聯系。因此,充分發揮東北資源、產業、地緣等優勢,抓住東北與日韓、蒙俄等國家之間的區域貿易便利化契機,打造通道暢通、物流高效、貿易便利的東北亞陸海大通道,將成為東北亞各國加強區域經貿往來的重要手段。
新發展格局下東北全面振興的客觀要求。當前東北振興仍處于爬坡過坎關鍵階段,《東北全面振興“十四五”實施方案》明確要求東北加快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步伐,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改造升級傳統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建設開放合作發展新高地,加大對內開放合作力度,提升東北亞國際合作水平,打造高水平開放合作平臺,加快融入國際國內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而打造高效便捷、海陸雙向輻射的東北亞陸海大通道,將助推東北全面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與東部沿海、蒙俄及RCEP國家之間形成較為緊密的經濟、貿易、物流往來,從而助力東北經濟社會發展。
東北亞陸海大通道建設構想及意義
充分發揮遼寧沿海港口尤其是大連港海陸雙向輻射的綜合物流樞紐作用,統籌中歐班列、“一帶一路”以及中蒙俄經濟走廊(新)通道等通道資源,構建以遼寧沿海港口為雙向物流樞紐,聯通中蒙俄跨境鐵路、油氣管道以及海上絲綢之路、北極航道雙向網絡,集跨境海鐵聯運、海管聯運、公鐵水聯運等聯運方式于一體,向東輻射日本、韓國,向南輻射東南沿海地區以及東盟國家,向西連接蒙古國、俄羅斯、歐盟以及中亞國家的陸海聯運大通道。
通過系統規劃建設,完善東北與中蒙俄經濟走廊(新)通道網絡,提升服務能力;統籌東北現有“三縱一橫三支”通道分工協作,強化港口、物流樞紐與陸上通道、海上絲綢之路有機銜接,完善多式聯運體系;縱向方面,東部可通過長白通丹綜合運輸通道聯通日韓、東盟及南方沿海;中部可通過遼(大連港為龍頭)滿歐通道聯通日韓、東盟及南方沿海;西部可通過錦州港聯通中蒙俄經濟走廊(新)通道;橫向方面,可通過綏滿、京延通道以及琿春—扎魯比諾、綏芬河—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松花江—黑龍江—俄羅斯黑龍江河口等運輸通道聯通俄歐、日韓、東盟等國家和地區。推進與日、韓、蒙、俄等國家在口岸、標準、信息、政策等方面的對接,推進沿線地區的通關便利化以及跨境運輸便利化,以此吸引更多物流、貿易、產業、投資活動,逐步形成通道暢通、物流高效、貿易便利、產業集聚的東北亞經濟大走廊。
通過打通東北亞區域投資貿易運輸便利化通道,為國內及日韓、東盟等國貨物通過遼寧港口北上、西進通達歐洲等國家和地區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物流服務,有利于打造形成跨國經濟走廊,助力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重構區域經貿和供應鏈格局;有利于深化東北與蒙俄、日韓、東盟等RCEP國家間的貿易交流與合作,增強我國能源、原材料及工業、消費品多元化貿易格局,提升國際國內供應鏈安全穩定。有利于優化東北物流大通道格局和運輸組織,降低綜合物流成本,促進東北內陸、沿邊及沿海地區全面對內對外開放,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助力東北經濟全面振興。
統籌通道資源統一規劃錯位運營
將通道建設納入國家戰略,提高戰略定位。東北亞陸海大通道應納入國家戰略進行統籌規劃,將其定位為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打造中日韓及東北亞自由貿易合作先行區、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引擎。
東北亞陸海大通道的建設應處理好幾個關系。一是統籌協調東北三省各通道、物流資源,實現統一規劃、錯位運營。前期應重點發展以遼寧沿海港口為樞紐的縱向通道,發揮規模經濟和供應鏈穩定優勢。二是明確遼寧沿海各港口的分工定位,突出大連港外貿集裝箱干線港的樞紐作用和錦州港在中蒙俄新通道中的能源、糧食供應鏈地位。三是以大連港和滿洲里口岸為重點,推動中日韓、中俄在口岸、海關、檢疫在標準規范體系、信息等方面的對接互認。四是引導推動國家和區域間港口、產業、物流樞紐以及供應鏈體系間的統籌聯動發展,初期可加強大連港與日韓中小港口之間的聯系,形成區域間密集高效的航線網絡,并通過在日韓、俄羅斯、東盟等國家建設海外倉以及物流基地(如別雷拉斯特)等方式,強化產業經濟和物流交通聯系。
積極爭取國家層面政策扶持。國家層面印發東北亞陸海大通道發展規劃。推動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的落地實施以及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實現區域貿易投資運輸便利化。加強中日韓、中俄、中歐之間在口岸、海關、檢疫、園區設施等方面的合作機制。創新稅收、金融政策以及口岸監管模式,重點推動“多式聯運、多程轉關”一體化快速通關模式。建立省部際聯席會議機制,協調解決跨國家、跨區域的重大問題、重大工程實施、政策制定、產業發展等問題,提高跨境貿易安全與便利,保障國際通道建設。
(作者單位系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