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6-20 09:14:58 中國交通新聞網

炎炎夏日,走進廣東省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碼頭,現場空無一人。高聳的岸橋下方,一輛輛應用北斗導航系統的無人駕駛IGV車(智能導引運輸車)來回穿梭,依照大數據中心的調度指令,精準行駛到岸橋下指定位置,載上集裝箱后,井然有序返回堆場。這將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目前已進入常態化全流程聯調測試階段,力爭年內交付驗收。
“第一批自動化設備已經通電參與聯調,70臺IGV小車、35臺軌道吊、10臺岸橋都已經在聯調中。”廣州港南沙四期工程技術部副經理李戎介紹,南沙四期工程陸域面積約120公頃,建設2個10萬噸級和2個5萬噸級海輪泊位、12個多用途集裝箱駁船泊位、4個工作船泊位。目前,已完成所有泊位水工結構建設,海輪碼頭1號、2號泊位均已通過交工驗收。
南沙港區四期碼頭是全球首例應用北斗導航系統和5G通信的自動化碼頭。碼頭上,IGV載著集裝箱,以25—30公里的時速穿梭在堆場與碼頭泊位之間,高效且精準。碼頭將無人駕駛技術應用在IGV上,用衛星導航取代磁釘導航,既能降低工程建設費用,也對碼頭擴展提供了很多方便,利用IGV可以將集裝箱運輸至每一個堆場箱區內,江海聯運流程可以在自動化區域內完成,為我國傳統集裝箱碼頭的自動化升級改造提供借鑒。
此外,南沙港區四期碼頭還采用鋰電池變頻驅動和定點自動充電,在能源消耗上可以節約大筆資金。南沙港區四期碼頭設計年通過能力490萬標箱,內貿集裝箱班輪航線將連接全國沿海港口,外貿集裝箱班輪航線可通達東南亞、非洲等地主要港口。建成之后,南沙港區每年的集裝箱吞吐量預計超過2400萬標箱,成為泛珠三角經濟腹地全面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出海大通道。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