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9-06 10:34:14 經濟日報

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物流保通保暢是保障經濟運轉和正常生活的迫切需要,是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迫切需要,也是穩住經濟基本盤的迫切需要。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物流業的正常運轉。7月底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國際競爭力,暢通交通物流。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接續政策措施,也要求持續抓好物流保通保暢。
今年以來,物流業克服各種困難,力保貨暢其流。3月份,由于疫情原因,部分地區通行受阻、物流不暢,對國內經濟發展帶來一定壓力。4月18日,全國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電視電話會議召開,部署10項重要舉措。有關部門和各地采取多種措施,強化部門協同、部省聯動,全力以赴做好物流保通保暢工作。
在多項措施有力推動下,當前經濟恢復和保通保暢政策效果明顯,物流運行保持恢復態勢,全國高速公路和港口航道保持暢通。與4月份相比,近期全國高速公路貨車流量、鐵路貨物發送量、公路貨運量、主要國際航空口岸貨郵運輸量、郵政快遞業務量均有不同幅度增長,監測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基本持平,有力支撐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7月份以來,多地出現疫情,疊加局地高溫、洪澇等不利因素,物流暢通需求增加。要繼續做好物流保通保暢工作,助力抗疫情、保民生、穩經濟、促發展。
加強各項政策措施落實。一方面,要保重點物流樞紐和干線網絡正常運轉,破除各類壁壘,嚴禁隨意關閉關停、層層加碼,著力打通制造業物流瓶頸,加快產成品庫存周轉進度;另一方面,要保城市末端物流配送,強化城市配送、郵政快遞車輛城市內通行保障,在有條件的地方推廣使用無人機、智能配送機器人、智能快遞柜、無人超市等,切實解決末端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著眼長遠提升基礎能力。要加大對水利、水運、公路、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項目的支持力度,打造“通道+樞紐+網絡+平臺”物流運行體系,促進物流布局優化,提升物流通道能力。同時,要注重優化物流結構,提高集疏運水平,進一步加快運輸結構調整,推動大宗貨物和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公轉水”“公轉鐵”,大力發展鐵水聯運、水水中轉等多式聯運,提升綜合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激發市場主體尤其是小微企業的活力。當前,道路運輸、航空運輸業務收入增速仍處于較低水平,尤其是道路運輸領域企業規模普遍不大,從業者眾多,受疫情影響較大。要用足用好相關紓困政策,特別是增值稅留抵退稅、免征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緩繳社保費、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貨車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著力減輕物流企業、個體司機的經營壓力。
此外,還要科學有效開展防疫工作。要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物流保通保暢,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