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9-15 11:20:41 新華社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根基。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延長制造業緩稅補繳期限,加力助企紓困。
會議指出,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前期緩繳的所得稅等“五稅兩費”,9月1日起期限屆滿后再延遲4個月補繳,涉及緩稅4400億元。同時,對制造業新增增值稅留抵稅額即申即退,到賬平均時間壓縮至2個工作日,預計今年后4個月再為制造業企業退稅320億元。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表示,緩繳稅費相當于國家為企業提供了一筆“無息貸款”,此次政策出臺相當于“無息貸款”期限再次延長,能有效為企業減負“增氧”,更好助力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
為進一步支持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發展,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14日聯合印發《國家稅務總局 財政部關于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繼續延緩繳納部分稅費有關事項的公告》,明確自2022年9月1日起,按照此前相關公告已享受延緩繳納稅費50%的制造業中型企業和延緩繳納稅費100%的制造業小微企業,其已緩繳稅費的緩繳期限屆滿后繼續延長4個月。
“延緩繳納的稅費包括所屬期為2021年11月、12月,2022年2月、3月、4月、5月、6月(按月繳納)或者2021年第四季度,2022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按季繳納)已按規定緩繳的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國內增值稅、國內消費稅及附征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不包括代扣代繳、代收代繳以及向稅務機關申請代開發票時繳納的稅費。”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說。
例如,納稅人A屬于此前相關公告規定的制造業中小微企業,且按月申報繳納相關稅費,前期已按規定緩繳了所屬期為2021年11月的相關稅費,緩繳期限9個月,按原政策將在2022年9月申報期結束前繳納。此次政策實施后,2021年11月相關稅費繳納期限自動延長4個月,可在2023年1月申報期內申報繳納2022年12月相關稅費時一并繳納。
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便利納稅人享受該政策,稅務機關優化升級了信息系統,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已按規定享受延緩繳納稅費政策的,在延緩繳納期限屆滿后,無需納稅人操作,緩繳期限自動延長4個月。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