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1-11 10:21:49 中國青年報

春節前夕,面對部分用戶對“快遞停運”的擔憂,多家快遞公司再次重申:今年春節“不打烊”。北京青年報記者1月8日了解到,為保證春節期間快遞的暢通,不少快遞公司近期仍在密集招聘,更是有企業“重金留人”,一些網站和勞務派遣公司打出的薪酬水平,已經比肩電商大促期間。
春節期間,快遞公司是否正常營業,人們寄快遞是否方便,是每年春節前的時令性話題。這一方面反映出快遞網絡正常運轉對社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表明公眾對快遞行業的穩定性仍存疑慮。不過,從今年各家快遞公司紛紛宣布春節“不打烊”并高薪留人的舉動來看,對春節期間的快遞運輸正常化,社會完全可以有更多信心。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21年的“春節不打烊”行動,直接讓當年春節期間的全國快遞業務量增長260%,2022年則錄得16%的漲幅;配送單量上漲至2022年初的7.49億單。這些數據直觀地表明,快遞企業對于“春節不打烊”有著內在的利益驅動力。同時,社會在春節期間的快遞服務需求也客觀存在的。企業的正常服務,本身也能促進一些需求的釋放。
在企業以高額補貼鼓勵員工春節繼續堅守崗位的背后,也不無網友發出質疑:快遞從業者本就鮮有假期,春節期間還要堅持工作,是否真的必要?這些網友認為:春節期間的網購并非剛需,很多時效無法保證,既然不能像平時一樣服務,不如讓快遞員適當休息。
這樣一種聲音,體現了社會對于快遞行業從業者的關心。不過,企業高薪留人并非強制措施,到底是“去”還是“留”,不同情況的快遞小哥完全可以自主選擇,對部分快遞從業者來說,春節、“雙十一”這樣的特殊節點,也是一個增加收入的契機。此外,快遞行業已經成為社會物流基礎設施的重要一環,春節期間完全按下“暫停鍵”顯然也不現實。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春節快遞業務產生的積壓,遲早要在春節后釋放,這同樣需要快遞小哥在返工后“消化”。
對此,在快遞企業主動高薪留人的同時,部分地方政府也對春節期間的快遞、外賣行業進行了補貼。春節期間,一個地方物流配送能否正常運轉,不僅關乎居民生活的便利,也關系到企業生產經營能否正常開展。可以說,保持快遞行業的常態化穩定運行,也是地方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重要一環。因此,發揮好市場無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合力,一方面保障物流通暢,另一方面讓加班的勞動者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殊為重要。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