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2-24 15:21:51 工信微報

為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管理,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對《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2019年本)》(以下簡稱《規范條件》)進行修訂,形成《規范條件(2024年本)》,于2024年12月16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24年第42號)。
2009年我國開始試點應用新能源汽車,2014年開始大規模推廣。“十三五”以來,隨著早期新能源汽車壽命到期,動力電池開始進入規模化退役階段。動力電池蘊含鋰、鈷、鎳等金屬材料,退役后仍具有較高利用價值。發展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對于實現廢舊動力電池資源的高值循環利用,支撐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引導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技術進步和規范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自2016年開始遴選培育骨干企業,截至2023年底已累計公告148家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名單,在引導產業創新升級、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穩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產業的快速發展,行業技術水平提升,技術指標提高,舊版《規范條件》對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引導作用有所減弱。為引導企業有序投資、有序發展,防止低水平盲目重復建設,工業和信息化部對《規范條件》進行了修訂。
《規范條件》重點聚焦四方面內容:一是優化技術指標體系。將冶煉過程鋰回收率的技術指標由不低于85%提高至不低于90%,新增破碎分離后的電極粉料回收率不低于98%、雜質鋁含量低于1.5%等技術指標,引導企業強化技術創新,提升工藝水平。二是更新完善標準規范。增補《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拆解規范》《汽車動力蓄電池編碼規則》等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拆解、編碼標準,根據《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更新有關要求,規范新能源汽車綜合利用全流程管理。三是新增電動自行車鋰離子電池相關要求。新增梯次利用電池不得用于電動自行車、再生利用企業應當兼顧處理電動自行車廢鋰離子電池等要求,助力完善電動自行車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四是強化產品質量管理和企業選址等要求。《規范條件》提出企業應建立產品可追溯、責任可追究的質量保障機制,增加再生利用產品強制性標準要求,進一步提升綜合利用產品質量。明確新建綜合利用企業應按要求進入產業園區,引導企業合理布局,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做好《規范條件》宣貫實施工作,組織企業積極申報,營造行業發展的良好氛圍,遴選培育一批水平高、行業帶動作用顯著的標桿企業。加強動態監管,強化事中事后管理,健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