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3-12 21:40:30 會員部

當家電物流深陷“多級轉運困局”,日日順供應鏈的“省倉直發”模式給出了新的破局點。通過智能算法剔除冗余轉運環節,將范圍內的多級倉配“折疊”為一倉直發,以規模效應與精準調度形成合力,實現時效與成本的雙向突破,正式開啟家電物流“既要快又要省”的時代。
1
行業痛點:多級轉運成效率“攔路虎”
深耕家電物流領域多年,我們深知多級轉運環節對效率與成本的制約。數據顯示,傳統模式下大件家電需經歷平均2次中轉,30%的運輸時間消耗于無效等待。轉運波次銜接不暢,一次延誤便可能導致整體時效滯后1-2天,影響用戶收貨體驗;同時多級轉運不僅延長運輸周期,更讓物流成本層層攀升——運輸、裝卸、倉儲費用的疊加,推高綜合物流成本,削弱市場競爭力,更是成為家電企業開拓下沉市場的核心阻礙。
2
創新亮點:從“技術攻堅”到“運營落地”
針對上述痛點,日日順供應鏈通過借助AI倉網規劃系統,憑借數字化建模與智能運算,精準識別并剔除冗余轉運環節,以往因多級節點導致的裝卸延遲、運輸波次錯位等問題迎刃而解。貨物從倉儲直送用戶,中間環節的等待時間被壓縮至極限。

據實測數據顯示,300公里范圍內的運輸周期在傳統模式下需48小時,但因轉運波次錯配常導致時效波動至72小時不等。省倉直發模式下,日日順還配套推出“截單時效分級“,該舉措直接助力單省500萬用戶可享受到次日達服務。
3
實證效果:從“河南樣板”到全國復用
以日日順河南省倉運行為例,革新前后的對比極具代表性:
丨傳統模式:鄭州發往南陽、信陽家電需經多級周轉, 依然存在個別地區72H。
丨省倉直發:鄭州中心倉直發終端,實現全省普遍次日達,部分隔日達。

這一模式的成功經驗已被快速復制。與W家電品牌的合作中,雙方升級“一倉備貨”模式,依托高效自動化報價模型及時效優勢,最終實現業務突破。此后,該模式在合肥、南昌、濟南、長沙等地迅速復制拓展,并衍生出干線業務整合新場景,累計開拓業務規模千萬級。目前,已有20+Top家電生態合作伙伴借力省倉直發模式實現“次日達”“隔日達”服務承諾。
【中物聯副會長單位供稿】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上半年我國食品冷鏈物流業務總需求量預計約1.92億噸
- 17th GFSC 2025冷鏈大會在福州召開
- 《2025年貨車司機從業狀況調查報告》發布會暨第十期現代物流與供應鏈智庫論壇在京召開
- 2025汽車整車物流發展大會在哈爾濱舉行
- 關于營造良好公路貨運市場環境切實保障貨車司機權益的倡議
- 2025年貨車司機從業狀況調查報告
- 崔忠付:跨境·跨鏈·跨時代,冷鏈供應鏈的立體化革新
- 2025年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運營經驗交流會在福州舉行
- 近六成貨車司機使用數字貨運平臺找貨 平臺貨源占比穩步增長
- 關于召開2025中醫藥供應鏈大會暨首屆智慧中藥房服務發展會議的通知
- 共建企業免費使用 國有企業采購評審專家共享平臺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