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6-21 10:46:34 標準化工作部

2017年6月20日,《綠色物流指標構成與核算方法》國家標準專家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崔忠付出席并主持會議。來自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交通部物流工程研究中心、北京物資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天津大學、中國航空運輸協會、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環分院、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公司科研基地、中國鐵路總公司運輸局的領導及專家參加了會議。
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人類的生存環境出現能源危機,資源枯竭,臭氧層空洞擴大,環境遭受污染,生態系統失衡等等現狀。各國政府采用各種方式推動綠色發展,包括加大投入以促進環保事業的發展、組織力量監督環保工作的開展、制定專門政策和法律引導企業的環保行為。我國政府也越來越重視綠色發展,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把環境問題明確提了出來,為我國未來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
物流業作為現代新興產業,綠色物流是現代物流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而我國物流過程中的不規范運作、資源運用的不合理所產生的資源浪費、高能耗、高排放也是物流發展中存在的一大問題。2014年國務院印發《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提出“傳統的物流運作模式已難以為繼,按照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必須加快運用先進運營管理理念,不斷提高信息化、標準化和自動化水平,促進一體化運作和網絡化經營,大力發展綠色物流,推動節能減排,切實降低能耗、減少排放、緩解交通壓力。”,將“大力發展綠色物流”作為七項主要任務之一。為了落實國務院發布的《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提出的主要任務,國家標準委匯同13個部門于2015年11月發布了《物流標準化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0年)》,《規劃》也將綠色物流指標及評價、綠色倉儲及設備、綠色包裝、逆向物流等綠色物流標準列為標準制修訂重點。
《綠色物流指標構成與核算方法》是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列入2017年第一批標準制修訂計劃的國家標準項目之一,項目編號:20170457-T-469,標準由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北京交通大學等單位共同起草。
《綠色物流指標構成與核算方法》國家標準,依據綠色物流的內涵,從物流所使用的資源(物流設施、設備、材料、能源、管理系統等)入手,到物流運營控制,以及物流活動后所產生的污染控制等,按照輸入-運作-輸出過程,選取資源、運作、環境為一級指標,提出了31項指標構成的綠色物流通用指標體系,并給出了這些指標的具體核算方法及說明,標準適用于從事物流活動的企業綠色物流的管理。
會上專家針對綠色物流指標體系的科學性、指標核算方法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等給出了改進的建議。最后,崔會長充分肯定了標準前期工作成果和體系框架的合理性,希望起草小組在此研究的基礎上,將綠色物流指標的選取聚集在物流企業、物流環節的通用指標上,同時要與國際對標,繼續擴大國外相關標準的收集研究,加強與相關主管部門的溝通,為標準的實施打好基礎。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