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7-13 10:20:11 中物聯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

“第六屆中國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峰會”將于8月8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會議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主辦,由中物聯冷鏈委、中物聯采購委、江西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承辦、江西玉豐實業承辦,江西省商務廳支持。屆時會議將以“共享、應勢、鏈接”為主題,圍繞農產品供應鏈模式創新、新零售下的生鮮供應鏈重構,以及農業金融賦能供應鏈變革等內容展開深入交流和探討。
去年以來,“農產品供應鏈”一直是行業熱詞。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其中鼓勵創建現代化農業供應鏈體系,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而近期商務部等8部門出臺的《關于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也提出要打造聯結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和最終消費者的緊密型農產品供應鏈。
可以說,這幾年從中央到各地方政府都將農產品供應鏈的建設放到了很高的位置。那么,為何國家政策文件會多次將農產品供應鏈納入其中?農產品供應鏈的創新優化對于國計民生又有怎樣的重要意義呢?
首先,供應鏈轉型升級使得對農產品品質的保障能力大大增強。近幾年國家大力鼓勵“產地冷鏈最初一公里”和“銷地冷鏈最后一公里”的體系建設,田間地頭冷庫、產地冷鏈加工中心等設施日益完善,這使得越來越多的生鮮農產品享受到預冷、加工、冷鏈運輸、冷庫倉儲、冷鏈配送等“待遇”,農產品損耗大大降低,品質明顯提升,附加值不斷放大。農戶通過錯季銷售應對滯銷能力有所加強,“菜賤傷農”的情況逐步減少,利農成果顯著。
其次,以前果蔬等農產品采摘之后要經過收購商(大菜販子)、運輸商、一級批發商、二級批發商、社區小販等多個環節,使得農產品被層層剝皮加價,最終導致“菜貴傷民”。而通過不斷創新,傳統的農產品供應鏈冗長流程得到重構和優化,農業合作社和農戶在大平臺的訂單整合下,實現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生產,以及從田頭到終端的兩點直線流通,極大縮短流通環節,農產品價格得以穩定,消費者買菜的渠道日趨豐富。從這個角度來看,利民作用突出。
再者,加強我國農產品供應鏈標準體系建設,發展外向型農業,推進優質農產品“走出去”,有利于推進農產品供應鏈的全球布局和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也有利于我國企業更深更廣地融入全球農產品供給體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落地,建立基于供應鏈的全球貿易新規則。由此來看利國意義不凡。
總之,農產品供應鏈是一種非常復雜多變的組織形態,而其中可衍生、可延伸的新模式、新玩法又是多種多樣。一起期待8月8日的“第六屆中國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峰會”,來自都樂、佳沛、鑫榮懋、泛亞供應鏈、九曳供應鏈、佳農等農業供應鏈上下游的企業大咖和各地政府協會領導、專家500多人齊聚南昌,一定會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會議網站:www.lenglian.org.cn;聯系人:李維維 手機號碼:15911075789。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全球服務貿易聯盟理事長姜增偉一行來訪中物聯座談交流
- 崔忠付主持《汽車零部件物流 塑料周轉箱尺寸系列及技術要求》國家標準預審會
- 關于開展2025年度全國重點企業統計調查的通知
- 中國公路物流運價周指數報告(2025.5.9)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4期預告:《物流業與制造業融合 物流項目融合水平評價指南》團體標準宣貫
- 關于舉辦“2025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商貿流通數據要素解決方案大賽”的通知
- 2025年4月份電商物流指數為111.1點
- 蔡進會見華為數字能源中國區副總裁宋凱一行
- 中物聯開展關于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工作的“三新學習”
- 2025年4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5點
- 蔡進會見北京工商大學校長郭建華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