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1-31 08:59:56 溫東

截止到2020年1月20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采購經理調查結果顯示,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從13個分項指數來看,同上月相比,新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產成品庫存指數、采購量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從業人員指數、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上升,指數升幅在0.2至3.5個百分點之間;生產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進口指數、出廠價格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下降,指數降幅在0.1至1.9個百分點之間。
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認為: 1月份PMI指數小幅下降,但仍保持在榮枯線上,表明經濟繼續顯現趨穩態勢。從歷年1月份PMI指數變化看,多數年份均為下降,應該有季節性因素的影響。新訂單、采購量、生產經營活動預期等指數均為上升,表明內需繼續趨穩,企業預期繼續回穩,生產經營活動保持恢復態勢。但要注意到經濟下行壓力仍較明顯,特別是當前正處于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關鍵期,其影響在1月份PMI指數中尚未顯現,但對近期經濟走勢的影響不容低估。要繼續抓好抓實穩增長的各項工作,著力擴大內需,確保中國經濟在空前嚴峻復雜的形勢下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生產指數為51.3%,比上月下降1.9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和中型企業的生產指數高于50%,分別為51.5%和52.2%;小型企業的生產指數低于50%,為49.3%。
新訂單指數為51.4%,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和中型企業的新訂單指數高于50%,分別為52.6%和51.3%;小型企業的新訂單指數低于50%,為48.2%。
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8.7%,比上月下降1.6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小型企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高于50%,為51%;大型和中型企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低于50%,分別為48.1%和49.3%。
積壓訂單指數為46.3%,比上月上升1.3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積壓訂單指數都低于50%,分別為48.5%、44.8%和42.5%。
產成品庫存指數為46%,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產成品庫存指數都低于50%,分別為47.4%、45.7%和42.5%。
采購量指數為51.6%,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的采購量指數高于50%,為53.5%;中型和小型企業的采購量指數低于50%,分別為49.8%和49.1%。
進口指數為49%,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的進口指數等于50%;中型和小型企業的進口指數低于50%,分別為46.5%和47.7%。
購進價格指數為53.8%,比上月上升2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購進價格指數都高于50%,分別為54.3%、53.4%和53.1%。
出廠價格指數為49%,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出廠價格指數都低于50%,分別為48.6%、49.2%和49.7%。
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7.1%,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原材料庫存指數都低于50%,分別為48.6%、45.4%和45.4%。
從業人員指數為47.5%,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從業人員指數都低于50%,分別為46.7%、48.2%和48.8%。
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49.9%,比上月下降1.2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中型企業的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于50%,為50.1%;大型和小型企業的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低于50%,分別為49.8%和49.8%。
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7.9%,比上月上升3.5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都高于50%,分別為61.2%、54.8%和53.2%。
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說明
1.主要指標解釋
采購經理指數(PMI),是通過對企業采購經理的月度調查結果統計匯總、編制而成的指數,它涵蓋了企業采購、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是國際上通用的監測宏觀經濟走勢的先行性指數之一,具有較強的預測、預警作用。PMI通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PMI高于50%時,反映制造業經濟擴張;低于50%,則反映制造業經濟收縮。
2.調查范圍
涉及《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GB/T4754-2017)中制造業的31個行業大類,3000家調查樣本。
3.調查方法
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采用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樣方法,以制造業行業大類為層,行業樣本量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業增加值的比重分配,層內樣本使用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
本調查由國家統計局直屬調查隊具體組織實施,利用國家統計聯網直報系統對企業采購經理進行月度問卷調查。
4.計算方法
(1)分類指數的計算方法。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指標體系包括生產、新訂單、新出口訂單、在手訂單、產成品庫存、采購量、進口、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出廠價格、原材料庫存、從業人員、供應商配送時間、生產經營活動預期等13個分類指數。分類指數采用擴散指數計算方法,即正向回答的企業個數百分比加上回答不變的百分比的一半。由于非制造業沒有合成指數,國際上通常用商務活動指數反映非制造業經濟發展的總體變化情況。
(2)制造業PMI指數的計算方法。制造業PMI是由5個擴散指數(分類指數)加權計算而成。5個分類指數及其權數是依據其對經濟的先行影響程度確定的。具體包括:新訂單指數,權數為30%;生產指數,權數為25%;從業人員指數,權數為20%;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權數為15%;原材料庫存指數,權數為10%。其中,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逆指數,在合成制造業PMI指數時進行反向運算。
5.季節調整
采購經理調查是一項月度調查,受季節因素影響,數據波動較大。現發布的指數均為季節調整后的數據。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貴州省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貴陽召開
- 任豪祥:產學研聯動創新潮 共推行業攀新高
- 全球服務貿易聯盟理事長姜增偉一行來訪中物聯座談交流
- 崔忠付主持《汽車零部件物流 塑料周轉箱尺寸系列及技術要求》國家標準預審會
- 關于開展2025年度全國重點企業統計調查的通知
- 中國公路物流運價周指數報告(2025.5.9)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4期預告:《物流業與制造業融合 物流項目融合水平評價指南》團體標準宣貫
- 關于舉辦“2025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商貿流通數據要素解決方案大賽”的通知
- 2025年4月份電商物流指數為111.1點
- 蔡進會見華為數字能源中國區副總裁宋凱一行
- 中物聯開展關于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工作的“三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