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格物流致力于將商品從生產基地運到零售業中央倉、經銷商倉庫的環節。對于戰略轉型的第一公里零售業務和供應鏈金融,海格物流副總經理趙積虎表示,第一公里零售物流去年的營收為4000余萬元,今年預計做到1.5億元,明后年力爭達到4億~5億元。當年收入達到4億元之后,毛利率能達到40%以上。
電商時代,以快遞為代表的物流“最后一公里”(LastMile)迅猛崛起。然而,在并不為人們所熟知的物流“第一公里”(FirstMile),即商品由生產基地到零售企業中央倉或經銷商倉庫的環節,同樣有人在默默努力。新三板掛牌的深圳市海格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格物流”),正是這樣一家致力于第一公里零售物流的全鏈全渠道物流及供應鏈管理服務商。
海格物流2014年1月在新三板掛牌,2015年4月3日轉為做市交易,截至5月14日公司總股本為5169萬股,其中2396.23萬股流通股,均在新三板交易。
記者近日對該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趙積虎進行了采訪,試圖讓市場更加理解這家物流第一公里的新三板公司。
構建第一公里零售物流網
海格物流的故事,要從1997年說起。彼時,4位年輕人從物流國企離職出來,創辦自己的物流公司,這四人就包括現任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梅春雷和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趙積虎。
如今的海格物流已經涵蓋傳統的基礎物流(港口運輸)、合同物流(含精益物流服務),再到第一公里零售物流全國網絡的構建,再依托基礎物流和資本,進而匯集物流、商流、資金流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和B2B平臺上的境內外商品貿易代理服務。
趙積虎表示,物流行業涵蓋快遞、快運、區域配送、港口運輸、基礎性的海陸空鐵、倉儲、專門化物流服務(冷鏈、危險物等)、合同物流、精益物流服務(LLP)等等??爝f、快運等屬于最后一公里,而海格物流正在致力于從基礎物流、合同物流轉型到第一公里的供應鏈服務,最后一公里和第一公里都處于行業微笑曲線的兩端,屬于利潤率較高的區域。
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港口運輸比較好理解,而合同物流即在簡單的為企業運貨的基礎上,提高企業物流效率,將商品制造企業的原材料采購、商品送達零售渠道的訂單以及零售商將商品采購訂單都交給海格物流來進行管理,這是在傳統物流基礎上往前更進一步。
從2014年年報來看,海格物流的前五大客戶包括海天味業(603288,股吧)、沃爾瑪、耐克體育等。趙積虎說,海格物流已經和排名前二十位中的大部分零售商進行合作,既有沃爾瑪這樣的線下零售商,也有京東、天貓這樣的線上零售商。
在傳統的港口運輸和合同物流鞏固之后,海格物流正在積極進行戰略轉型。趙積虎表示,海格物流的轉型準備了五年,未來要專注于快消品的零售領域,為零售商及其供應商提供物流、商流、資金流的全鏈式供應鏈服務,打造零售物流的平臺型公司。轉型的業務,正是海格物流今年全力開拓的第一公里零售物流、精益物流服務(LLP)以及往上發展零售及快消行業的供應鏈金融和B2B海內外品牌經銷業務。
打選從原材料采購
到零售的閉環
在趙積虎眼中,第一公里零售物流中品牌商的原材料采購、庫存管理、產品的分銷,都可以交給海格物流來做,而全國的經銷商及零售商都可以從海格物流來采購所需要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零售商品。為此,海格物流在近兩年進行大力布局,要在全國30個主要城市建設第一公里零售物流的倉儲網點,實現覆蓋全國零售百強95%以上的中央倉和分倉所在區域,全面對接零售企業。
海格物流的零售物流倉儲布局不可謂不快。在2014年年報中,公司已新增了18個業務網點,總體完成了全國23個第一公里零售物流業務網點的布局。到2015年上半年,還有7個網點布局即將完成。這意味著,從5個到30個中轉倉儲網點的布局,海格物流僅用了一年半時間。
趙積虎稱,海格物流的第一公里零售物流,將商品制造品牌商和終端經銷商或零售商直接對接,省去中間層層代銷商,大大提升了社會效率。海格物流能夠在快消品打造,從原材料采購、生產、零售的閉環,依靠這個閉環,幫助經銷商及零售商進行全球商品尋源,幫助品牌商采購原材料、銷售商品的同時,還可以依托商流、物流信息,為大大小小的原材料商、經銷商及零售商提供資金支持,進而從事供應鏈金融服務。
趙積虎表示,海格物流的客戶除國內大的商品品牌商,還有很大部分是海外新的品牌商,這些新的品牌商的商品要進入中國,海格物流可以做為其中國總代理經銷商。隨著國內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國內對于海外快消品、商品的需求呈現爆炸性增長。
海格物流旗下的好易商平臺,目前定位就是作為一站式B2B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經銷商或零售商可以在該平臺上方便地下單采購境外商品。中國基金報記者采訪前,趙積虎剛接待完一位印度廠商,這家廠商希望通過海格物流進入到中國市場。而在趙積虎辦公室外的一個小空間內,擺放滿了來自全球各地的快消品,包括食用油、酒水飲料、零食等各種商品。
預估:
新業務下半年或釋放利潤
對于未來業務的發展,趙積虎表示,海格物流還將持續穩固傳統物流業務,通過這些基礎物流業務和客戶保持良好的關系并進行延伸。未來幾年內,基礎的港口運輸會保持每年20%~30%的增長,合同物流(含LLP業務)每年將有40%~50%的增長。
而對于戰略轉型的第一公里零售業務和供應鏈金融,趙積虎表示,第一公里零售物流去年的營收為4000余萬元,今年預計做到1.5億元,明后年力爭達到4億~5億元。當年收入達到4億元之后,毛利率能達到40%以上。供應鏈金融今年的目標是5億~10億元的業務流量,明年做到3050億元的流量,后年做到150億~200億元的流量,這可以通過代購代銷業務來延伸。
2014年的年報顯示,海格物流去年營收7.33億元,凈利潤324萬元,分別下降14%和78%。對此,趙積虎表示,這正是因為公司戰略轉型,集中發展高利潤率的合同物流及零售物流業務,主動縮減了部分低端貨運代理業務,以及轉讓或關閉了與發展方向不一致的經營單元,如危險品運輸、碼頭內運輸、駁船業務等,而在轉型布局方面密集性進行了較大投入,包括網點鋪設、引進IBM進行戰略落地輔導、引進了Oracle(甲古文)與公司進行IT戰略合作等。預計隨著第一公里零售物流和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發展,公司今年下半年或將開始有利潤釋放。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