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業基本簡況
1.1、企業概況
我公司于2007年5月成立,注冊資本2000萬元,注冊地:長沙高新區尖山路39號中電軟件園總部大樓7樓,注冊類型:有限責任公司,擁有辦公面積約1000平方米。
我公司是一家橫跨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兩個領域,專注于物流行業公共信息服務系統建設及互聯網增值業務開發的高科技企業。公司涉及經營范圍: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中呼叫中心服務和信息服務業務;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中信息服務業務;軟件開發;信息技術咨詢服務;科技信息咨詢服務;數據處理和存儲服務;信息系統集成服務;信息電子技術服務;數子內容服務;普通貨物運輸;道路貨物運輸代理;交通運輸咨詢服務;物流代理服務。
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建設高效、實用、專業的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就建設與推廣,用信息化推動物流產業資源整合與優化,從而為全社會提供最優質的物流、信息、產品,技術等服務。在物流電子商務平臺推廣應用中已成為全省物流信息服務平臺的龍頭企業,在電子商務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1.2、企業目前擁有的主要產品
通過公司研發團隊的共同努力和刻苦公關,公司研發的《天驕快車》、《牛運網物流信息平臺(代理商版)》、《牛運網物流信息平臺(司機版)》、《物流信息聯盟綜合平臺手機版》、《通貝支付平臺》、《牛運交易保障平臺》、《無車承運金融系統》、《無車承運油票系統》、《無車承運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物流查詢系統》、《誠信擔保系統》等主要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95%以上。此前我公司擁有全國最大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天驕快車”,是全國覆蓋區域最廣、唯一跨省服務的全國性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該平臺每天物流信息流量超過200萬條,其年交易量超過500多億,相關產品獲得軟件著作權20多項。
1.3、企業榮譽
作為一種社會化的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的運營模式,經過幾年的實踐與成長,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獲得了政府和行業的高度認可,天驕科技曾獲得《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被評為《電子商務先進企業》、《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形勢指數企業》,擔任《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理事單位》、《湖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理事單位》、《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教育集團副理事長單位》、《長沙市物流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通過湖南省電子信息產業廳的“雙軟”認證,是國家創新基金和湖南省政府物流發展基金的扶持項目、湖南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項目。天驕與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和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辦學,成為培訓物流人才的教育實踐基地。
天驕科技秉承“同享共贏、高效創新”的企業精神,深入研究行業發展趨勢,深度理解行業發展需求,運用最新的物聯網、云計算等先進IT技術,打造全新的物流公共信息服務體系,為中國物流產業的迅猛發展提供巨大的推力,為全社會提供最低成本、最高品質的物流服務。
1.4、企業管理模式
公司采取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模式,以制度化管理為基礎,通過搭建系統的管理架構,導入“企業文化管理、業務流程管理、目標管理、成果管理、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客戶關系管理、風險控制管理、市場預決策管理”等,構建起企業新的科學的、現代的、可執行的經營管理體系架構,促使企業內部形成自動擴張與成長機制。
1.5、營銷模式
一是,以國家開展無車承運人試點為契機,依托平臺開展物流貨運承運業務。
二是,平臺運營按照“誰受益、誰付費”的原則,出臺使用平臺的相關服務費用標準,按照市場化運作,實現平臺的良性發展。
三是,通過注冊會員形式集聚用戶資源,為用戶提供多種信息服務,形成資源洼地。
四是,開展第三方增值業務服務。通過提供金融、保險、油卡等深度服務物流全產業鏈條,提升平臺核心競爭力。
五是,利益共享的“合伙人”運營模式。平臺建立一套科學的利益分享機制,每個人都是平臺的合伙人,他們即是資源的貢獻者,又是利益的分享者。
六是,組建專業聯盟。通過“建聯盟、進聯盟”提供統一的組織、統一的品牌、統一的保障。
七是,打造物流助手專業管理團隊。物流助手是這一新商業模式推廣的中堅力量,也是這一模式的一大創新。
八是,公司采取了“誠信擔保”的方式。一方在遭受經濟損失時,先有公司提前進行賠付;然后再通過誠信擔保系統向造成損失的一方進行索賠,扣除預先繳納的擔保金;從而使平臺健康、安全的發展。
2、信息化平臺之前的現狀
2.1、-過度的低價競爭,導致行業利潤越來越薄
適度的低價競爭對產業是有利的,它可以幫助擠掉行業的不合理的暴利和中間環節。但過度的低價競爭會擠掉行業的合理利潤,導致服務品質大幅度下降,最終傷及客戶的根本利益,對行業是有害的。
不管是公路零擔還是公路整車,這個行業一直在低價競爭的漩渦中沒有出來。幾十年的發展,依然是一個不被客戶滿意的行業。2013年開始,各種不同的平臺都涌進來試圖拯救這個產業,不曾想把口子撕開后,所有人尤其司機也進入上游參與價格競爭,原本微薄的利潤更是雪上加霜,慘烈的低價競爭讓整個行業到了全面虧損的邊緣。而平臺自身在市場博弈中,也是傷痕累累,不僅燒了很多錢,看不到盈利的希望,還成了客戶利益的破壞者,滿身罵名,越走越迷茫。
2.2、行業整體服務水平不高
物流行業小、散、亂、臟、差等行業現象始終沒有得到有效改善,物流行業誠信體系不夠健全,從事物流貨運帶來的風險抵御防范能力較差,個體組織的經濟基礎、物流管理、危機處理等服務手段還比較薄弱,這就導致了物流行業無法從根本上提高物流服務水平。
2.3、物流需求在不斷發生新的變化
物流行業發展到現階段,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物流價格的競爭優勢在逐漸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在物流運輸過程中的其他因素的比例在有所提升,比如:時間成本、物流安全、專業服務、服務意識以及以滿足個性化需求為目的物流解決方案等。
2.4、車與貨是一種蹊蹺板的關系
貨運行業有個特點,車和貨永遠不平衡,永遠是一對蹺蹺板,有時車多貨少,有時貨多車少。這種不平衡是由不同區域的經濟、文化、地理優勢、人口、交通狀況、市場規模或成熟度等發展因素的不平衡造成的。如:上海——長沙,一天如果100車貨,但長沙——上海,一天可能只有60車貨,這種發貨量的不平衡勢必讓一部分回程的車沒飯吃。
3、網絡貨運管理系統平臺解決的問題
3.1、促進交通運輸轉型升級的需要
通過管理和組織模式的創新,集約整合和科學調度車輛、站場、貨源等零散物流資源,能夠有效提升運輸組織效率,優化物流市場格局,規范市場主體經營行為,推動貨運物流行業轉型升級,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
3.2、推動用戶信用體系建設的需要
平臺利用技術手段加強對違法違規行為的監測、識別和防范,主動與執法部門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在運輸生產安全、服務質量、誠信考核、事故賠付能力等方面的管理;利用物流信息平臺和大數據技術整合相關信用信息,建立基于消費者交易評價和社會公眾綜合評價的市場化用戶信用信息采集、共享與使用機制,向社會提供平臺“人、車、戶”等基本信息的查詢服務,引導貨運市場的規范發展。
3.3、創新道路貨運運營管理模式的需要
平臺通過業務相關操作規范,科學設計業務流程,形成物流資源組織調度、運輸監管、單證交接等環節的規范化管理。通過 平臺的物流貨運大數據以及在信息資源的互聯互通、服務規范、作業流程等方面,加強與鐵路、港口、民航等企業的業務銜接,開展公鐵、公水和陸空聯運,通過甩掛運輸、共同配送等先進運輸組織方式提升運輸組織效率。
3.4、推動國家“營改增”稅制改革的需要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
點的通知》(財稅〔2016〕36 號)明確規定無車承運業務按照“交通運輸服務”繳納增值稅。但道路運輸行業中的個體運輸業戶由于經營資質條件的限制,只能開具普通發票,或者不開具發票,從而造成稅源流失。平臺通過“合伙人”的模式把個體運輸業戶納入到平臺業務體系之中,由平臺主體企業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有效解決個體運輸業戶申請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問題,實現稅收代開代征,統一征管,從而增加國家稅收。
3.5、規范道路貨運行為的需要
項目從保障安全、維護權益、提高服務角度出發,對網絡貨運經營者有關承運車輛及駕駛員資質審核、貨物裝載及運輸過程管控、信息記錄保存及運單數據傳輸、稅收繳納、網絡和信息安全,貨車司機及貨主權益保護、投訴舉報,服務質量及評價管理等作了系統規定,合理界定了平臺責任,規范平臺經營行為。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網絡貨運經營的運行監測和監管,建立交通運輸、稅務部門信息共享機制,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3.6、幫助中小微道路貨運從業者轉型升級的需要
全國從事道路貨運物流服務的從業者多以個人、夫妻、兄弟、父子等組織形式存在,這些千千萬萬小微經營者以其無孔不入的主動、起早貪黑的勤勞、難以想象的價格優勢,完成了全國道路貨運 85%以上的物流周轉服務。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的普及,商業創新越來越快,各種全新而高效的模式層出不窮,以傳統運營模式為主的小微經營戶越來越難以適應,其經營舉步維艱,收益每況愈下;“謀出路、求生存”的訴求日趨強烈。
3.7、物流信息大數據挖掘與應用的需要
過去數十年基本不重視道路貨運物流數據的價值,不管是每一個包裹、還是每一輛卡車,每一個時間段的動態信息都會與成本、時效、KPI 數據相關,這些動態數據背后蘊藏這商品的流通動態,通過動態可以實現海量的數據分析,這些數據不僅僅用于物流運營管理,而且會對消費這需求分析,未來是大數據驅動的物流,信息逐步代替庫存,數據創造價值。
4、網絡貨運管理系統平臺推進思路
4.1、精準市場定位,扎實的根基基礎
細分市場明確,主要針對道路貨運零擔和整車市場中的物流企業、信息部、貨運司機等業戶,對其進行資源的整合以及大數據經濟價值的挖掘;公司在湖南物流市場精耕細作,為中小微物流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在行業內樹立了良好的口碑與聲譽,并積累了深厚的平臺業務資源,不僅僅在湖南具有壟斷地位,在全國的品牌和市場號召力,也極具口碑;這為推廣全國網絡貨運信息平臺,打下了良好基礎。
4.2、基于絕佳地利基礎,制定“一橫一豎”的推廣發展戰略
目前,公司在湖南物流貨運市場占據絕對領導作用。由于湖南的特殊地理位置,公司制定了“一橫(湖南、江西、福建、貴州、云南)一豎(湖南、湖北、河南、山西、內蒙)”的成果推廣發展戰略規劃。用這“一橫一豎”戰略將全國道路貨運市場三分天下。由于湖南處于這“一橫一豎”的關鍵交匯節點上,將有利于在全國的進行網絡貨運平臺的市場占領。
4.3、以“無車承運人”試點為契機,推進物流降本增效
以國家“無車承運人”試點為契機,按照試點相關政策,遵循相關法律法規,按照企業主導、政府支持、市場運作的模式,建設一張覆蓋全國的無車承運人物流信息大數據共享平臺;實現貨運全過程交易監控,支付保障、車輛事故理賠及時、線上線下聯動、信息共享、大數據挖掘、政府稅收實時監管等透明的、公平的、合規合法的無車承運人新秩序;徹底改變行業小、散、弱、亂等現狀。
4.4、全方位、多層面的實施推廣
充分發揮產品的品牌效應,通過網絡、平面廣告、移動廣告等多種形式,有目的性的在各物流園區、批發市場等貨物集散地宣傳與推廣。
5、網絡貨運管理系統實施中的難點與解決措施
目前,互聯網上涌現了一大批的“物流信息平臺”。但這些物流信息平臺發展良莠不齊,形成了諸侯爭霸,各自為王的局面。用互聯網的思維進行市場占領是需要大量的資金,而效益是在集聚了一定的量集之后才能凸顯平臺的經濟價值。雖然目前我公司研發的信息平臺在省內具有絕對的優勢,但依然面臨著市場競爭壓力。
5.1、解決措施
該平臺主要是針對物流行業,在營銷過程中對物流行業的主體進行了甄別。平臺主要把發貨企業、物流公司、運輸車輛、司機、第三方服務機構等共同匯集,實現物流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相互協作、公平競爭。平臺采用最先進的“網點”“線路”設計理念,大大提高了用戶獲取信息的效率。
在無車承運平臺運行體系中,每個人都是平臺的合伙人,他們即是資源的貢獻者,又是利益的分享者。平臺建立一套科學的利益共享機制,每年會預留營業收入的15%作為分享基金,只要有為平臺做貢獻,就會有相應利益分配,甚至終身受益。
提供第三方增值服務
項目依托龐大的道路貨運市場,通過資源整合與業務歸集,為其提供信息匹配、交易支付、運費結算、物流金融、保險、油品、ETC等一系列增值產品服務。
嚴格的平臺會員準入
項目通過嚴格的準入篩選標準、健全誠信考核檔案、實施全過程風險管理、完善保險賠付機制等手段,逐步建立起涵蓋全鏈條、各環節及各要素的管理體系,不僅有效規范了廣大中小貨運企業的運營行為,同時也提升了無車承運自身的服務品質。
平臺采取了“誠信擔保”的交易模式。一方在遭受經濟損失時,先有平臺提前進行賠付;然后再通過誠信擔保系統向造成損失的一方進行索賠,扣除預先繳納的擔保金;從而使平臺健康、安全的發展。
6、網絡貨運管理系統平臺推廣的意義
6.1、對自身平臺的意義
這種模式的特點并不強調平臺自己預設的業務模式,強調的是客戶自選的業務模式。信息部進入組織,他的業務、運力以及業務模式都帶入組織,同時,只要他們能更好地做生意,其它平臺用得上的功能和資源都可以大膽使用。這種模式下,平臺與黃牛是事業共同體,利益深度捆綁,巧妙解決了其他模式地推成本高、管理難、市場不確定、客戶抵觸大、盈利困難、風險高的難題。
6.2、對聯盟成員的意義
聯盟內業務共享,聯盟外吸引更多業務對接;業務成倍增長;統一品牌,統一標準,大力提升服務車和貨的核心競爭力;聯盟內不競爭,最大化避免了同行撬貨和同質化惡性競爭;優質資源強強聯手,增加了每個聯盟成員的競爭力和信譽度;聯盟成員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更專業更輕松;聯盟壯大后,將成為國內運力最強的無車承運集團,聯盟成員都是集團股東、合伙人。
6.3、對貨源方的意義
減少調車的麻煩,騰出更多精力服務自己的主業;為其創造更大的利潤空間;方便更廣泛高效的選擇優質專線調車資源;方便獲悉各個流向專業、準確的運價行情,放心承接更廣泛的業務;降低貨主和大三方的人力資源成本和管理費用。
6.4、對司機的意義
提供更穩定可靠的貨源,提高優先權和確定性,減少因虛假信息導致的經濟損失,避免了司機間惡性低價競爭,提升收益,降低成本。
7、網絡貨運管理系統平臺產生的經濟價值
目前,貨運及相關市場規模龐大,公司通過平臺實現上下游資源的整合與對接,形成無車承運生意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運行效率,及時調配物流運力資源,全面掌握物流運價波動行情,它通過線上物流信息共享、匹配,線下物流交易撮合、管控;實現上游托運企業與下游承運人的互聯互通,數據共享,交易互動。平臺將涉及到稅票開具、保險、油卡、ETC、維修保養、支付等眾多縱深層次業務,取得的經濟價值將是巨大的。
8、網絡貨運平臺下一步改進方向
平臺自身容量要進行升級。平臺采取的是后臺+手機APP/瀏覽器為承載形式。隨著項目產品的推廣,客戶的需求會發生變化,用戶量會逐漸增大,因此,為滿足客戶的需求和高通量訪問,平臺要易于擴展增加服務模塊,具有比較大的并發量,后續要做好服務器的更新和維護,保證客戶在最快的時間內獲取所需要的信息。
平臺交易保障要運行起來。網絡貨運平臺的核心是把線下交易移到線上來,在一個公平的、透明的環境里進行交易,把物流成本中的灰色部分有效去掉,才能讓這個物流行業才能更好的健康發展。
平臺要涉及到縱深業務領域。通過平臺集聚效應和資源洼地效應,進入物流金融、保險、消費、卡車后服務等領域,拓寬平臺盈利點,形成一個閉環的生態產業鏈。
在每一步中,公司實際上所做的是對產業轉型實施引導,轉型過程中順便輕松推廣平臺使用,最終,公司將回到專業的物流全行業、全鏈條公共服務平臺領域上來。
加強平臺集群化支撐
一方面單一的平臺業務將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單獨的網絡貨運平臺,只解決貨運過程及其相關監管問題,對于企業的進一步需求,比如資金需求,企業運作固定成本等需求,目前網絡貨運平臺無法滿足,因此需要衍生出供應鏈金融平臺,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等;另一方面,網絡貨運平臺為了更好的發展,也需要將現有的部分業務進行剝離,從而形成新的支撐平臺,比如網絡貨運業務支付過程的低成本需求,會衍生出支付平臺,而網絡貨運平臺對權限的管理粒度越來越細、越來越多的場景需要進行權限控制,也將導致權限管理相關功能的逐步剝離,從而形成獨立的權限管理平臺;
增加業務縱深支撐
網絡貨運平臺解決貨運過程及其相關監管問題,其業務范圍目前只包括整車貨運業務,繼續縱深發展,業務范圍將擴展成零擔貨運業務,零擔貨運單多、來源更廣、管控難度更大,這將是網絡貨運平臺必將面臨的一大挑戰;另一方面,網絡貨運步驟多,分支多,參與角色多,這對用戶體驗的改善提出另一挑戰,如何讓用戶操作流程簡化、體驗更好,是網絡貨運平臺必須解決的一大問題;
完善風控體系
網絡貨運平臺業務剛從無車承運試點期走過來,業務規則逐步走向成熟,結束業務模式的探索過程之后,必須進一步完善業務風控體系,通過建立基于數據的風控模型來進一步保障平臺業務;
完善集成、測試、部署、發布自動化
網絡貨運平臺目前實現了集成、部署、發布過程的自動化,在平臺發展的初級階段,微服務個數不太多的情況下,自動化部署體系尚且夠用,但是隨著業務量不斷增加,系統迭代的量及發布部署的頻率不斷升高,建立集成、測試、部署、發布等環節全自動化的過程勢在必行,因此,微服務容器化、容器編排等技術是網絡平臺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
挖掘行業大數據解決方案
單個的網絡貨運平臺數據積累有限,行業平臺、公司合作勢在必行,通過行業大數據解決方案,整合貨運行業相關數據,進一步處理、挖掘數據,建立數據來源于行業,又服務于行業的良性循環,為行業發展、政府監管提供進一步支持;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