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用企業簡況
小馬國炬成立于2019年,是玉溪小馬國炬投資有限公司旗下的企業集群品牌,也是相關科技平臺產品的商標,截止2021年底,在職員工900余人。小馬國炬供應鏈管理優化平臺搭建了“一個平臺、六大板塊”,分別是制造、商貿、物流、金融、科技、法務板塊。小馬國炬以物流業務為支點,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科技技術,自主研發智慧物流平臺、物流大數據輔助分析決策平臺、LBS智慧地圖、智慧掛車、5G 智慧攝像頭、智慧車載系統、供應鏈環節優化、供應鏈管理、供應鏈新金融、運力新聯盟、后裝車聯網生態系統等一站式多功能服務。現已申請20個專利和49個軟件著作權。小馬國炬供應鏈數字化平臺項目符合國家政策導向和市場發展規律,以創新的模式、科技平臺和科技賦能產品促進行業變革發展,切實保障了就業、保障了民生、促進了地方經濟增長,目前取得顯著成效,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認可與重視,2021年度以最高分當選云南省產業互聯網平臺示范項目。
小馬國炬(玉溪)科技有限公司為運營主體,協助聯盟內物流企業的業務、車輛、調度等運營,共同制訂平臺系統內的聯盟規則,實現聯盟體內的車貨匹配,達到車輛、貨源資源充分利用和高度契合,幫助聯盟體內的物流企業和司機得到切實利益。項目建成后,每年實現營業收入12628萬元,其中服務收入465萬元,實現凈利潤 388萬元 ,稅金總額81萬元,利稅總額 468萬元。2021年累計營收22.61億,比去年9.08億增加13.53億, 同比增長149%,納稅7143萬,比去年4500萬增加2643萬,同比增長58.7%。
二、目前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當前我國物流業發展存在諸多問題,整體發展不平衡、規模小、基礎設施差、物流系統效率低、綜合水平不高是物流企業存在的普遍問題。缺乏管理與統一的標準,缺乏物流法律規范和行業制度保障,缺乏專業人才。為響應國家對物流產業建設發展的號召,打造創新商業模式,以人+車+運營平臺,實現“物流新運力”,形成多方跨界賦能聯盟。圍繞以物流產業為核心,保障聯盟各參與方的共同利益,采用運力共建的方式,通過搭建經營服務平臺提供加油、金融服務、物流運輸、后裝車聯網等物流供應鏈上下游服務。通過建設智能科技平臺,統籌各項資源,降本增效,使聯盟企業之間相互賦能、相互成就。始終踐行以“司機為本”的現代企業經營服務理念,以前沿科技為工具,不斷優化完善服務功能,為司機提供優質的服務,讓利給駕駛員,使駕駛員資產由重變輕;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經營管理效率等,明確建設智慧物流,解決成本、時效、安全三大核心問題。
3.企業通過信息化技術解決的業務流程、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突出問題或者行業內存在的影響物流效率的突出問題。
小馬國炬供應鏈數字化平臺以物流為基礎,秉承相互成就、相互賦能的合作理念,搭建跨界聯盟平臺,依托集采集供的模式和搭建物流數字化平臺,從司機和聯盟企業的需求出發,通過要素重組、跨界融合,建立了智慧物流供應鏈生態圈,秉承相互成就、相互賦能的合作理念,依托新的商業模式,開發了智慧物流管理平臺。
平臺從司機和聯盟企業的需求出發,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科技技術,自主研發物流大數據輔助分析決策平臺、高精智慧地圖平臺、智慧物流調度平臺、智慧物流監管平臺、智能網聯掛車數字孿生監管平臺、緣多新聯盟供應鏈管理平臺、供應鏈新金融平臺、后裝車聯網生態系統等產品,實現整個公路物流全鏈條的人、車、貨、運、站、后服務等全要素的數字化運營模式,用“數據”量化、追蹤、管理所有運營要素,并充分挖掘要素的關聯性和規律性,進行可視化展示與應用,切實為物流業降本增效。
(一)平臺主要功能
1.貨源共享
定位:聯盟體系內的車貨匹配。
聯盟體系內的運力可控,車貨資源得到合理利用,有利于體系內的物流企業的發展。
1)主要功能包括:
托運方發布貨源信息,發布成功后可看到承運方以及對應的承運運單,監管發布貨源是否按照要求完成運輸,并根據承運方發起的結算申請做結算確認;
2)承運方可查看報名貨源,根據自身需求上報車輛信息,報名成功后自動生成運單,司機根據運單相關運輸要求完成,按照周期匯總運單運費發起結算申請,管理應收賬款、未收賬款等;
3)提供聯盟體系內司機寶、掛車租賃、企業用油等增值服務。
2.物流企業內部管理系統
定位:幫助物流企業做好內部管理,實現降本增效。
主要功能包括:
1)車輛管理,作為物流企業的重要資產組成部分,需要做到精細管理才有利于企業的發展,提供車輛基礎資料、司機基礎資料錄入和更新,以及車與司機的綁定關系維護等功能;
2)業務管理,幫助業務人員管理客戶信息,后續可根據維護好的客戶信心統計分析數據;維護、管理對接客戶常用地址,以便在創建貨源和訂單選擇客戶可帶出對應的常用地址選擇;記錄和維護對接的貨源數據,便于后續統計出哪些貨源對于物流企業更具有價值;由于運輸合同都是線下簽署,作為物流企業需要上傳自己管理合同的PDF文檔作為存檔,此功能可支持新增錄入合同基礎信息,可根據合同創建訂單;目的:便于業務人員管理對接簽署的合同,監控合同已完成的運輸量;
3)調度管理,作為物流企業,每天需要貨主的發貨需求創建對應的訂單,這里提供新增訂單、再來一單、取消訂單等操作來滿足創建訂單信息;作為調度人員,可根據業務人員創建的訂單進行調配合適的車輛生成運單,查看訂單詳情,每條訂單對應已調度的車輛;目的:便于業務人員管理對應的訂單,可跟進訂單完成進度,有無安排調度;監控和管理運單完成情況,此界面提供了查看運單詳情,作廢運單,審核運單的回單信息觸發運單已完成;目的:記錄運輸過程是否符合要求,凈重、運費單價等重要信息;
4)費用管理,主要用于管理每趟運輸的收入、成本統計,便于核算運輸利潤,作為分析具體哪些貨物運輸是利于企業盈利;還包括車輛在運營中的成本項(油費、過路費、維修費等費用),有利于企業在降本上找到具體方案。
3.APP司機端
定位:以司機為本的物流服務平臺。
打造司機利益至上、有關懷、有溫度的物流平臺,將司機打造成中等收入人群。
主要系統功能包括:
1)司機接收查看派發的運單詳細信息,根據規劃運輸線路來完成運單以減少運輸過程中產生的過路費和油費,運輸完成后根據相應計算規則計算運費;
2)以及司機寶等系列增值服務,可協助司機與保險公司達成合作,購買到價格合理正規的保險,還可提供保理服務。
(二)服務對象
1.核心服務對象:緣多物流、成都供應鏈
深入到支撐全面業務運營、結算,全面數字化,打造可控運力、計劃物流。
聯盟服務對象:輝煌、達宇、易門緣多等聯盟體系內的物流公司
數字化賦能、產品賦能、運營支撐。
合作客戶:有業務往來的物流企業,如聯合運通、天宇等
數字化賦能、產品賦能。
4.零散客戶:掛靠到聯盟體系之外的其他物流公司,但在平臺上承接業務的司機,為司機提供貨源。
(三)服務范圍
主要是針對聯盟體系內的物流企業以及司機群體,為緣多物流新聯盟量身定制了集智能運前調度、運中管理和運后分析于一體的智慧物流平臺,為聯盟內駕駛員保駕護航,實現各方的降本增效,互利共贏的目標。
(四)服務模式
1.緣多聯盟模式(以物流業務支持為基礎,融入各增值服務)
2.供應鏈企業模式(以數字化技術為企業降本增效、提高收益)
三.信息化主要效益分析與評估,主要有:
(1)信息化實施前后的效益指標對比、分析;
項目建成后,2年內每年實現營業收入12628萬元,其中服務收入465萬元,實現凈利潤 388萬元 ,稅金總額81萬元,利稅總額 468萬元。項目營業范圍涵蓋車輛保險監管服務、智慧車聯網硬件升級改造、線上售車平臺、聯通及電信業務代理、司機寶服務、成品油批發業務、輪胎銷售、智能甩掛、掛車租賃等業務。
(2)信息化實施對企業業務流程改造與創新模式的影響;
主要是針對聯盟體系內的物流企業以及司機群體,為緣多物流新聯盟量身定制了集智能運前調度、運中管理和運后分析于一體的智慧物流平臺,為聯盟內駕駛員保駕護航,實現各方的降本增效,互利共贏的目標。
1.面向私域,不同于運滿滿、貨拉拉等貨源平臺所做的車貨匹配是面向公域的,所有貨源和注冊車輛都是完全獨立的,隨著車多貨少會導致貨運市場的運價波動較大,司機成為弱勢群體,甚至不得不去拉低于市場價的貨物,緣多新聯盟平臺所做的車貨匹配是盡量保證聯盟體內的運力得到充分運用,讓司機有保障,加入聯盟體系只需要完成運輸,不用操心自己找貨或者不得不拉低價貨來保證生活。
2.聯盟體系內的運力可控,物流行業作為傳統行業,運力的不穩定性是一直存在的問題,通過增強聯盟內的運力有利于去承接運輸業務,更好解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運輸問題,最終打造一個跨級跨界聯盟的綜合性供應鏈平臺。
(3)信息化實施對提高企業競爭力的作用。
緣多新聯盟平臺是以物流企業聯盟為基礎,利用高效的資源配置,實現企業供應鏈的優化與升級,長期的供應鏈關系發展成為物流聯盟形式,有助于降低企業的風險,而單個企業的力量是有限的,它對一個領域的探索失敗了損失會很大,多個企業聯合起來就會減少風險,并且在行動上也有一定協同性,能夠共同承擔風險,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企業競爭能力,強化運作管理。緣多新聯盟的建立可以使得車輛和貨源可以得到更有效的使用,增進聯盟內企業之間的組織學習,并增強各自的技術力量。采用人工智能化、數字技術化達到聯盟內的車貨匹配,例如根據車輛安裝設備可定位到車輛實時位置,匹配推薦附近合適的貨源給到物流企業選擇。
四.信息化實施過程中的主要體會、經驗與教訓,有何推廣意義。
1.通過聯盟賦能、相互成就的模式,實現社會資源的最佳配置,降低各方成本,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和全社會增加效益,目前緣多新聯盟平臺集物流平臺、司機寶、智慧掛車租賃、車后市場等一系列業務,集成聯盟方優質服務,將科技紅利普惠下沉給司機群體,讓司機群體切實受益,提供物流貨運周邊服務,降低生活工作成本,增加司機群體收入,提升司機群體生活品質。
2.目前已在云南省內聯合多家物流企業加入聯盟,達到聯盟體內的車貨匹配,推出一系列的增值服務,讓物流企業和司機獲得切實利益,此模式同樣可推廣至西南地區,乃至全國各地。
五.本系統下一步的改進方案、設想,以及對物流信息化的建議等。
通過多方跨界賦能一體化聯盟整合所有服務商,從提供單一產品和服務轉為提供系統的產品和服務,并集成所有產品和服務的優惠,大大降低司機的工作和生活成本,并讓聯盟方獲得更多的客戶群,實現多方共贏。采用“+互聯網”的研發思路及創新的粘性機制,接觸司機→了解司機→轉化司機→服務司機→經營司機。
將“可控運力”和“計劃物流”兩大關鍵詞作為核心競爭力的緣多新運力,通過大數據預測需求計劃配貨,解決因為信息不對稱帶來的計劃不合理、資源配置無效率的問題,徹底改變物流公司或貨運平臺,靠擠壓駕駛員利潤空間為生的傳統經營方式。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