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11 09:27:09 中國交通新聞網

日前,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站坪服務中心副經理曹貴龍帶著一支隊伍,用了兩個多小時,把700多件貨物高效裝入加拿大航空一架波音777—300客機。給裝卸團隊提速的助手,是浦東機場地服員工摸索出的“客改貨”航班客艙傳送“神器”——滑毯。
滑毯是一種類似地毯、帶有滾珠、可以鋪設在客艙地板上的柔性裝置,貨物放上去后輕輕推動即可往前輸送。原先要靠人力搬運的防疫貨物,在客艙里“跑”了起來,省時省力又安全,讓客艙載貨不再純粹依賴人搬肩扛。
伴隨海外疫情持續蔓延,浦東機場“客改貨”國際航班從3月初的每天1至2班,急劇增加到當前的每天數十架,機場地面服務人員任務艱巨。相比全貨機運輸,“客改貨”航班客艙物資裝載難以使用機械設備、必須依賴人工搬運,對機場地服部門來說,所需的人力是普通航班的3至4倍。
“第一批‘客改貨’國際航班貨物純人工搬運,工作強度非常大。”承擔裝卸任務的上海國際機場地面服務有限公司浦東站坪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浦東機場地服著手尋找能提升效率、減輕員工勞動強度的裝備,多方了解之后,滑毯被引入客艙。
除了啟用滑毯這樣的客艙內搬運助手,面對持續快速增長的“客改貨”航班,還需要突破另一個人力“瓶頸”——把貨物從機坪搬運到客艙。
起初,這也是一個全靠人工的操作鏈條,工作人員站在客梯車從機坪到客艙口的一級級臺階上,逐個傳遞,人工送進客艙。很快,浦東機場地服業務骨干動起了腦筋,通過多次演練、安排車輛模擬靠機,最后確定通過傳送車與客梯車組合運行的模式,利用原本給腹艙運行李的傳送車,將客艙貨物提送到客梯車的中間高度,減少人力傳遞。
除了承運在我國采購的防疫物資之外,在俄羅斯航空飛往上海的“客改貨”航班上,客艙還裝載了大量出口我國、生產防疫物資的化纖原材料,這些材料成卷包裝,單卷長達2米、重幾十公斤,人工搬運難度大。浦東機場地服探索之后,用上了輪椅平臺車,先將成卷的材料滾動到平臺車上,再一并卸下,讓卸載也能提速。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