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12 09:25:19 武漢晚報

5月10日,近10噸防疫物資和跨境電商貨物搭乘航班從武漢飛往日本大阪,這是4月8日武漢復航以來開行的首條國際定期貨運航線;9日,滿載防疫物資的中歐班列從武漢駛向塞爾維亞;9日,武漢至日本集裝箱江海直航航線正式開航。
連日來,武漢的航運、鐵路和航空三大國際大通道,動作頻頻。新增國際貨運航線、新開國際直達航線、中歐班列持續開行,大交通全面發力。
從關閉到重啟;從不斷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援助物資,到如今武漢產品持續走出去,向全球各地輸送各項重要物資。最近,武漢國際物流大通道正在全面恢復,側面反映了城市經濟復蘇的節奏,武漢正在加快搶抓時機,重回全球經濟產業鏈當中,重建與世界的鏈接。
中歐班列:打通歐亞大通道
5月9日上午,支援塞爾維亞及周邊國家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歐班列從吳家山站駛出,滿載294噸湖北等地生產制造的國際合作防疫物資,從阿拉山口出境,18天后將抵達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
這不是武漢發出的第一趟援助班列了,中歐班列(武漢)3月28日恢復常態化開行以來,已累計開行15列,發送貨物1366標箱,實載率穩定在98%以上,出口貨物包括汽車配件、光電產品、機械設備、五金工具、防疫口罩、醫用紗布等物資,主要運往德國漢堡、杜伊斯堡、波蘭馬拉,少量到達法國杜爾日、匈牙利布達佩斯。
中歐班列(武漢)重新打通后,最大的變化在于搭載的貨物中疫情防控物資變得更多了,其中90%的疫情防控物資為湖北制造,對打通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助力湖北及周邊地區外貿企業復工復產、支持國際防疫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江海直達:武漢港承擔全省進出口80%運輸任務
5月9日下午,在武漢陽邏港一期碼頭,“華航漢亞2號”輪裝載非醫用口罩、成人尿不濕和工業原料等貨物的集裝箱啟航運往日本,預計5月14日抵達日本神戶,這標志著武漢至日本集裝箱江海直航航線正式開航。
對于直航日本,日本伊藤忠商事東亞區食料事業部中國生鮮食品部部長上沢孝史表示,他打算將日本的海鮮運到武漢,以武漢新港空港綜保區陽邏園區為基地,發運到中西部地區。
“原來武漢出口日本貨物一般是江海聯運到上海中轉模式,時間需8天。如今采用江海直航模式,航線點到點江海直達運輸,武漢直達大阪、神戶、名古屋只需5天,比現有航線節約3天時間。”武漢新港委負責人介紹。
武漢港已形成了一個全球性江海聯運網絡。“目前,全省80%以上的進出口貨物和80%的集裝箱運輸是通過武漢港實現的,陽邏港已成為湖北武漢參與國內國際經濟分工的重要窗口和咽喉。”
國際貨運:覆蓋全球12個城市
作為空中交通大動脈,武漢天河機場自4月8日武漢復航以來,國際貨運航線也在陸續恢復。
5月10日,天河機場又新增到日本大阪的定期國際貨運航線,這不僅是武漢復航以來的首條國際定期貨運航線,更重要的是,它運載的物品除了防疫物資,還搭載了跨境電商貨物,緩解了武漢相關外貿企業國際運輸困難問題。
截至5月10日,武漢天河機場國際全貨機進出港航點已覆蓋大洋洲、歐美、日韓等全球12個城市,極大地助力了湖北省內企業復工復產達產,有利于外貿企業擴大進出口、拓展新市場、培育新動能。
“目前全市上下都是加快推動復工復產,主動作為、快干實干,交通作為經濟發展的先行官,更是要跑在前面,下好‘先手棋’。”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武漢國際物流大通道密集接連打開,越來越多的物資正通過武漢的國際物流通道輸送向世界,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武漢國際物流大通道正在全面恢復,標志著武漢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武漢的經濟正在加快復蘇,接下來將繼續一手做好疫情防控,一手推動交通物流通道的打開,為全市經濟復蘇發展和對外開放提供強有力的交通支撐。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