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19 15:43:20 中國新聞網

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 李曉喻)2019年中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已接近4000億元人民幣,推動300多萬貧困農民收入增加。對外經貿大學現代服務業研究中心主任陳進日前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稱,中國應進一步提升農村電商發展水平,帶動農產品走向國際市場。
陳進認為,當前中國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農村電商經濟模式。一方面,農產品通過電商進行產銷對接、賣到城市,提高了農民收入,改善了城鎮居民的生活,發展了農村經濟;另一方面,網購成為農民新的消費渠道和購物方式,越來越多的商品通過電商進入農村,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
他表示,農村電商經濟正給中國農業帶來一系列積極變化。得益于農村電商,農產品銷售渠道日益增多,產品開發能力提高,產銷對接越發高效,促進了農產品生產規模化、品質標準化和質量可追溯化體系的發展。此外,農村還形成了許多電商合作社,推動農產品生產向企業化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疫情期間農村直播電商空前火爆,縣長、鎮長、網紅和“大V”紛紛開啟“帶貨模式”,不少農產品上線沒多久就被搶購一空。分析人士認為,農村電商“井噴”勢頭不會隨疫情得到控制而放緩,而將長期持續。
陳進稱,提升農產品品質,打造農產品品牌是中國農村電商發展的重點,也是難點。今后,應積極培育區域公共品牌和標志產品,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和農產品供應鏈服務體系,優化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支持電商新模式、新業態創新發展,培育農村電商人才,提升農村電商發展水平,帶動農產品走進全國各地的城市、走向國際市場。
他表示,中國還應促進農業經濟的規模化發展,通過圍繞農村特色產業,建設電商產業集聚區,完善電商產業生態體系,提升產業電商化水平。
此前,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已經表示,針對產業供應鏈水平差、物流成本高、人才缺少等農村電商目前存在的問題,將采取多方面措施予以解決,包括加大對返鄉農民工、大學生和返鄉的轉業軍人等培訓力度,打造農村電商隊伍;引導農村商貿企業與電商深度融合,支持流通企業在農村地區開展第三方配送服務,建設線上線下融合的農村現代流通網絡等。
每日 推薦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的公告
- 四部門印發《2025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
- 拓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空間
- 電動化 電子化 可再生 國際快遞企業綠色發展穩步推進
- 深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
- 2025年將選擇34個左右城市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
- 三個維度數據描繪數字經濟活力圖景
- 如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政策問答·發展新質生產力)
- 累計增速連續上行,外貿大盤總體穩固——透視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數據
-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