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5-26 09:19:49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今年以來,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漲,一些品種價格連創新高,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本輪價格上漲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是由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全球流動性寬松以及市場預期等因素疊加影響。同時,一些過度投機炒作行為也對價格上漲產生了推波助瀾作用。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我國的輸入性影響,主要體現在工業品價格上。今年以來,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呈持續上行態勢,4月份漲幅比上月擴大2.4個百分點,同比上漲6.8%,漲幅創2017年11月以來新高。從未來走勢看,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傳導效應及去年同期低基數等因素影響,二季度PPI同比漲幅可能繼續走高。但是,此輪PPI漲幅回升是階段性、暫時性的。一方面,這在相當程度上是“低基數”下的“高讀數”,下一階段基數影響對PPI漲幅擴大的抬升作用將會降低。另一方面,隨著價格信號對原材料生產流通的引導作用持續釋放,大宗商品價格將逐步回歸供求基本面。預計全年PPI將呈現“兩頭低、中間高”的走勢,同比漲幅在下半年將有所回落。
社會普遍擔心的是,PPI上漲是否會傳導至CPI,從而引起全面通脹。應該看到,這種傳導效應是客觀存在的,但無論從經濟基本面、政策層面、傳導機制還是CPI構成來看,我國通脹受外部因素的影響總體可控,全年CPI漲幅較為溫和,物價平穩運行具有堅實基礎。
從經濟基本面看,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明顯成果,產業循環、市場循環、供求循環明顯改善,新發展格局正在加快構建,有利于物價平穩運行的因素不斷增多。
從政策層面看,我國擁有充足的宏觀政策空間。去年我國在應對疫情時堅持實施正常貨幣政策,堅決不搞大水漫灌,經濟發展穩中向好,保持了總供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基礎。今年以來,國務院多次召開會議部署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要求遏制其價格不合理上漲,努力防止向居民消費價格傳導。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又聯合約談提醒大宗商品重點企業。精準調控之下,大宗商品價格近期已有所降溫。
從傳導機制看,我國工業行業門類比較齊全,產業鏈長,工業消費品市場競爭激烈,上游向下游傳導效應會逐步衰減。
從CPI自身構成看,食品和服務在CPI中的占比較高,且受國際因素影響相對較小,食品中糧食和主要農產品價格有望保持比較穩定的態勢,尤其是豬肉價格隨著生豬產能恢復逐步回歸正常水平。此外,服務業的供給數量和質量也在不斷提升。綜合來看,全年CPI將處于溫和上漲區間。
盡管全年物價將保持總體溫和,但市場主體尤其是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現階段面臨的成本上升等生產經營困難是現實存在的,而且可能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因此,對于大宗商品價格攀升帶來的不利影響必須高度重視,對大宗商品漲價給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帶來的差異化影響要保持密切關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突出重點綜合施策來保供穩價、助企紓困。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