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3-09 10:14:01 經濟參考報

有效服務中小企業,緩解跨境金融領域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外匯局工作中一個高度關注的重點。國家外匯管理局科技司司長張鐵成近日在接受記者獨家采訪時表示,為緩解中小外貿企業跨境融資難問題,外匯局于2019年牽頭建設了跨境金融服務平臺,逐漸建立起政府部門、銀行部門、保險公司、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和端到端的核驗機制。
截至2022年2月28日,平臺累計完成融資23萬筆,放款金額超過1400億美元。張鐵成說,2022年外匯局將持續加大工作力度,不斷豐富拓展平臺應用場景,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
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銀行風控難
“在外匯監管工作中我們發現,中小外貿企業謀求發展過程中資金使用需求迫切,但在傳統貿易融資模式下,中小外貿企業跨境應收賬款質押融資存在一定障礙。一般來說,中小外貿企業規模小、資金少,管理不夠規范,信用信息匱乏,個別資信較差的企業,甚至通過質押物造假或重復使用來騙取融資。這導致銀行難以采信企業自行提供的質押物憑證等信用資料,往往對中小外貿企業跨境融資持謹慎態度。另外,銀行也缺少核查質押物真實性的有效、便捷渠道。比如,為了查驗重要單據的真實性,銀行往往需要到企業現場進行逐單核查。為防范重復融資,銀行通常還需要在事后將企業的融資情況與外匯局收付匯、海關進出口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其合理性。但由于缺少銀行間質押物使用情況的信息共享,銀行難以掌握企業在同業融資的具體情況;監管部門也需花費很大精力去監測、核查、檢查虛假欺騙性融資交易。”張鐵成說。
據張鐵成介紹,為了解決上述中小企業融資難、銀行風控難等問題,2019年,外匯局牽頭建設了跨境金融服務平臺,逐漸建立起政府部門、銀行部門、保險公司、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和端到端的核驗機制。“我們陸續推出了5個融資類應用場景和2個外匯政策便利化類應用場景,推動融資款項直達中小企業,大幅提升了中小企業融資效率和成功率。”他說。
據了解,5個融資類場景,包括出口應收賬款融資、企業跨境信用信息授權查證、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融資結算、出口信保保單融資和中歐班列融資。“以‘出口應收賬款融資’應用場景為例,企業向銀行申請質押融資時,平臺為銀行提供質押物信息是否真實和質押物是否被重復使用或超額融資這兩項服務,作為銀行審核融資項目的參考,幫助銀行把控融資風險,提升銀行融資風控能力。”張鐵成說。
據介紹,截至2022年2月底,自主自愿參與使用跨境金融服務平臺融資類場景的法人銀行有300家,服務企業超過1.2萬家,其中中小企業占比超7成,通過平臺累計完成融資23萬筆,放款金額超過1400億美元。
平臺應用場景將不斷豐富拓展
張鐵成說,整體而言,平臺有效降低了企業財務成本及銀行風控成本,增強了銀行融資辦理意愿,銀行融資利率優惠和融資產品創新也得以進步。應該說,跨境金融服務平臺得到了市場主體的一致認可。
從企業角度看,平臺有助于緩解中小外貿企業跨境融資難問題。張鐵成向記者介紹稱,廣東一家小家電產品制造商,受疫情影響,企業回款困難、出現較大資金周轉需求。農業銀行順德分行及時響應,通過平臺進行貿易背景真實性查驗,并向上級行申請融資價格優惠,僅歷時兩天為企業成功發放一筆出口商票融資貸款1000萬美元,及時為企業解決資金需求。
從銀行角度看,融資風險和融資成本降低,銀行辦理融資業務意愿明顯提高。張鐵成說,試點銀行普遍表示,平臺提供的貿易融資批量核驗,效率高、可信度強,同時平臺提供的銀行間融資信息互動,有助于遏制重復融資風險。比如,試點以來浙商銀行共核驗單證10萬余張,發現其中有1650張、金額總計1.25億美元的單證已使用或超額融資,銀行及時拒絕了異常業務,有效防止了融資風險發生。
與此同時,銀行也積極創新融資業務,不斷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融資產品,更好地服務中小企業。如,寧波銀行依托平臺提供的進出口規模等信息,推出純信用的“出口微貸”產品,免抵押、全線上,在線申請、自動審批,最快10分鐘到賬。目前該產品有6500多家企業申請,獲批企業4500家,實際放款金額約10.3億美元,其中最低美元融資利率僅2%左右。再如,重慶銀行充分運用出口應收賬款融資和企業跨境信用信息授權查證應用場景功能,推出“鏈企出口e融”產品,一鍵即貸、池化融資,實現線上申請、線上簽約、線上核驗,切實讓偏遠三峽庫區中小外貿企業享受免擔保、純線上的信貸產品。
張鐵成表示,2022年外匯局將持續加大工作力度,不斷豐富拓展平臺應用場景。加快建設海運費外匯支付便利化應用場景,持續擴大出口信保保單融資應用場景險種支持范圍,探索拓展服務“一帶一路”相關應用場景落地等,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切實推動涉外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