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2-28 15:38:41 中國新聞網

2022年,面對疫情反復沖擊和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我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實體經濟的作為經濟發展著力點的重要性得到進一步明確,產業加快數實融合和結構轉型,現代化產業體系逐步完善,在壓力下表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發展潛力。時值辭舊迎新之際,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2022年度產業發展關鍵詞,以“供應鏈”、“數實融合”、“降本增效”、“制造業升級”、“鄉村振興”和“綠色低碳”等六大關鍵詞作為貫穿過去一年發展主線,結合京東等新型實體企業實踐,對不平凡的2022年進行梳理和總結,為2023年的產業發展提供建議。
關鍵詞一:供應鏈
2022年被稱為供應鏈價值元年,疫情凸顯了供應鏈的重要性,產業和公眾的需求和認知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供應鏈的暢通穩定和可靠性受更多關注。供應鏈進化到“有責任的供應鏈”階段,基礎設施布局和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在實現商業價值、產業價值的同時,實現了更大的社會價值。
今年6月的一份調研顯示,92%的被調研企業表示疫情防控期間物流時效受到了影響,其中影響很大和較大合計占比達55%。全球范圍來看,全球約有53%的銷售商認為貨品的及時管理、儲備不足、信息即時管理、成本控制及運輸都是嚴峻的挑戰。疫情使得企業對于物流服務產生了新要求,企業更加看重供應鏈的穩定性和應對風險的能力。
2022年6月,京東零售CEO解讀“有責任的供應鏈”
同樣在6月,作為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數字和服務企業,京東提出了“有責任的供應鏈”的概念和主張,即發揮在硬供應鏈和軟供應鏈方面的能力,在商業、產業、社會層面發揮出更大的價值,既讓用戶安心、讓合作伙伴有信心,也能讓社會大眾更放心。京東“有責任的供應鏈”包括京東物流遍布全國的倉配網絡和物流基礎設施和京東在智能供應鏈和智能物流方面充分協同和融合的能力,以及以京東云為代表的技術基礎設施。截至2022年,京東在全國布局運營包括“亞洲一號”大型智能物流園區在內的超1500個倉庫,管理的倉儲總面積(含云倉)超過3000萬平方米,全國94%的區縣、84%的鄉鎮實現當日達和次日達;為遍布全國的農特產地和產業帶開展了供應鏈服務。同時,京東的供應鏈服務了超過800萬家活躍企業客戶,是九成以上在華世界500強、全國近70%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共同選擇,并為醫療、制造、能源等領域提供專業供應鏈服務。
依托有責任的供應鏈,京東在2022年抗疫保供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在支援上海的抗疫保供中,京東累計調配、運送包括米面糧油、藥品、母嬰用品等在內超過8萬噸物資,從全國各地增派快遞員、分揀員4000多名,建成了1600多個無接觸社區保供站,
關鍵詞二:數實融合
2022年,數實融合已經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堂“必修課”。如何加快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提升實體經濟“全要素增長率”成為全社會和產業廣泛關注的問題。在數實融合的過程中,一批兼具實體基因和數字技術能力的新型實體企業應運而生,起到了加速實體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作用。
2022年12月,中國企業評價協會發布了“2022新型實體企業100強”及發展報告,國家電網、京東、華為位居前三。一同上榜的還有京東方、工業富聯、海爾智家、比亞迪、美的、小米、科大訊飛等企業,既有新能源、先進制造業等新興產業,也有從傳統行業中數字化轉型升級而來的領先企業。其中,作為新型實體企業代表的京東,通過開放自身的供應鏈基礎設施和技術以及深度融合的貨網、倉網、云網“三網通”體系,帶動供應鏈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數字化轉型和降本增效,在保民生、促消費、興產業以及鄉村振興、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出出巨大的價值。“鏈網融合”成為新型實體企業“以實助實”的最佳實踐和行業未來發展方向。
關鍵詞三:降本增效
成本和效率是實體經濟永恒的主題,2022年,供應鏈基礎設施的完善和一體化、數智化的供應鏈服務在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減少流通環節的同時,還通過智能預測和協同降低企業提升庫存周轉率,提高運營效率;數字化采購優化企業采購流程、提升采購效率、降低經營成本;C2M反向定制模式深度參與產品研發與設計,更加精準洞察消費者需求,大幅提升新品研發效率,縮短新品上市周期,并通過豐富的優質服務創造價值,提升用戶體驗。依托一體化供應鏈和數字技術的發展,中國國實體經濟降本增效的路徑越來越清晰。
美的與京東家電通過C2M聯合打造的美的纖V煲
在京東等新型實體企業的積極推動下,供應鏈與產業鏈的雙鏈融合有效提升了產業效率。一方面,通過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流通路徑,減少中間環節,工業品和農產品的流通效率都得到了根本上的提升;另一方面,通過智能供應鏈預測和協同,有效幫助企業提升庫存周轉率,激活現金流,以用戶需求驅動生的C2M模式不斷助力制造商降低新品研發成本、提高新品成功率,截至目前,京東已累計和超過2000個品牌達成C2M合作,節省了75%的產品需求調研時間,新品上市周期比以往縮短67%,并成較為完善的C2M全鏈路方法論。與此同時京東企業業務以數字化采購為突破口,助力中小企業降本增助力和數字化轉型,通過優化企業采購流程、提升采購效率、降低經營成本,更可以增強中小企業經營的靈活性,提升抗風險的能力,為中小企業在當前經濟市場環境下注入新活力。
關鍵詞四制造業升級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承擔生產任務的工廠,則構成了產業一個個重要的“生命細胞”。2022年,中國制造業“集群成鏈”,通過產業集聚效應,更有效的聚集和配置資源,形成了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新格局,為中國的制造工廠帶來了新的可能。數智化供應鏈的發展與賦能成為推動中小制造工廠的發展和轉型的最主要的動力,通過基于供應鏈協同的產業帶模式,實現了產品定義的數字化、生產制造的智能化、庫存管理的線上化以及驅動行銷的精準化,實現中國制造企業在成本、效率、產品、價格、服務各方面全面升級,優質產能加速釋放,“大國質造”價值鏈逐步形成,成為實體經濟增量場。
京東自有品牌:做中國工廠的合伙人
作為京東鏈接上游生產和下游消費的重要橋梁,京東自有品牌日前正式啟動了產業帶“百大質造工廠計劃”,針對當下產業帶工廠的痛點,為其提供涵蓋數據洞察、新品開發、產品質控、數字化轉型等定制化支持方案。京東11.11期間,來自廣東順德小家電產業帶的商用飲水機成交額同比增長4.7倍,來自廣東中山燈具產業帶的商用吸頂燈成交額同比增長141%。未來三年內,京東自有品牌將著力打造超過500個產業帶品質示范工廠,帶動工廠銷售額增長超600%,工廠外省銷售額占比超85%,工廠新品孵化SKU數量增長超800%,工廠生產成本降低15%、商品庫存周轉天數下降30%,推動產業帶制造業轉型升級。
關鍵詞五鄉村振興
數智技術正在成為鄉村振興的“新農具”,零售供應鏈能力為鄉村供應鏈提供全面的數智化賦能支持,促進農產品供給側與需求側高效對接;數字化的物流能力為鄉村打造基礎設施,助力構建完善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鄉村數智操作系統推動鄉村建設,全面推進鄉村產業數智化、治理現代化與生活智慧化。隨著農村地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以及數字技術的助力,來自全國各地的高質量“地標農產品”讓消費者的餐桌實現快速升級,讓農民實實在在增收,“高質量農產品-消費升級-農民增收”的正循環正在加速運轉。
在今年京東11.11前,京東物流亞洲一號西安智能產業園2期正式啟動運營,京東在西北地區智能物流基礎設施布局進一步完善。陜西的西安亞一1期、2期、武功倉,寧夏的銀川智能倉、新疆的烏魯木齊亞一、伽師倉,以及在建的甘肅蘭州亞一,形成北斗七星之勢。隨著京東物流“北斗7倉”的逐步落地,西北經濟建設圈的產地產業帶區位優勢則愈加凸顯。而且從陜西出發,向西北區域輻射,新疆阿克蘇、庫爾勒,甘肅天水、平涼、慶陽等地農產品產業帶的果品加工、供應和銷售由點及面,實現特色農產品的集聚效應。今年的京東11.11開門紅,農產品覆蓋2000+地標產業帶,上線國家地標產品SKU超過12萬個,其中超20個地標產業帶成交金額同比增長超100%。
關鍵詞六綠色低碳
綠色是實現高質量發展最亮的底色。綠色低碳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關鍵熱詞之一,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既是企業肩負的社會責任,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巨大機遇。消費者有責任消費意識的提升以及節能、節水等實在型需求帶動供給側加快低碳轉型步伐,在這一過程中,供應鏈的低碳發展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相互賦能,成為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新動能的兩翼。同時,以供應鏈全流程的視角來看各個環節及全局綠色發展的問題成為關鍵,共享供應鏈管理環節上的低碳基礎設施、減碳技術和經驗構筑生態協同減碳的工作模式了實現產業鏈協同減碳的規模效應。
只有推動供應鏈數字化、智能化,才能更好實現綠色發展目標。京東依托“綠色基礎設施+減碳技術創新”的雙核動力,在實現自身業務的節能提效和綠色替代的同時,依托數智供應鏈服務千行百業,在持續提升產業效率同時,助力產業鏈協同減碳的規模效應,重構綠色產業生態,支持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2022年618京東聯合品牌商家推出青綠計劃
同時,作為全國領先的零售服務企業,京東通過倡導有責任的消費,聯動超過30萬企業、億萬消費者為全社會的綠色發展作出貢獻。2022前三季度,京東通過以舊換新方式選購新手機的訂單量同比增長240%;通過以舊換新選購電腦數碼產品的訂單量同比增長373%;家電以舊換新訂單量同比增長超359%,為超百萬家庭實現舊家電換新。細分來看,冰箱、空調、平板電視、洗衣機、筆記本電腦等品類增長較為顯著。通過以舊換新購買游戲筆記本的訂單也實現爆發式增長。
2023年展望:融合發展助推高質量增長
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認為,2023年會是重拾信心和增長的一年,實體經濟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線上線下商家有機融合、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將共同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的深度融合以及供應鏈價值鏈的融合重構,推動現代產業體系資源配置效率的優化和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激發消費活力的同時促進了供給改革和實體經濟高質量增長,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一)消費復蘇引領產業發展 隨著疫情管控的全面放開,中國經濟發展最大的不確定因素逐步消失,內需的恢復將成為產業發展的最大動力。三年疫情防控,深刻影響了國人的消費習慣,消費在整體升級的大趨勢下,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需求,實在的產品、價格、服務成為客戶和消費者更關心的元素,新型消費和服務消費將取得更好的增長。通過供應鏈的數字化與協同,以C2M、B2M等模式深入了解用戶需求,快速響應和優化商品價格服務,成為企業在2023年取得高質量增長的關鍵。
(二)新型實體企業引領數實融合 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政策的激勵下,數實融合的進程將進一步深化。一方面,數字經濟將繼續提高資源供需的匹配效率,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由實體經濟發起的融合將在數實融合進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更多新型實體企業涌現,推動各自領域產業數字化向縱深發展,打造實體經濟新的增量場。
(三)工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現代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基礎設施和先進的技術能力為千行百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設施和技術底座,流通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將助力企業提升庫存周轉率和科技創新能力,帶動成本、效率、產品、價格、服務全面優化升級。產業集群效應進一步展現,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以區域產業帶的優質工廠將迎來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時期。
(四)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價值進一步體現 經歷疫情的洗禮和考驗后,如何組織構建長效、靈活且富有彈性的供應鏈體系將成為各行業的工作重心。數智化社會供應鏈為企業提供更精準的供需匹配,實現端到端的智能化決策,從而實現降本增效;立足于推動產業,提升產業的協同效率,支撐產業轉型升級。隨著供應鏈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和供應鏈數智化水平的提升,其產生的社會價值、商業價值和行業價值將更好的促進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五)鄉村振興正循環加速 深度融合的貨網、倉網、云網三網融合供應鏈體系,正成為提升鄉村產業能力、促進農民增收的新一代基礎設施。農民增收的源頭在于農產品價值的提升和農業產業鏈的增值,打造高品質的農特產品產業帶和地標農產品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數智化農業供應鏈的溯源化、品牌化、標準化模式將從品牌建設、產業規范化和基礎設施等方面賦能助力特色產業發展,加速“高質量農產品-消費升級-農民增收”正循環,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大力量。
(六)綠色數字化協同轉型發展 在能源戰略與雙碳的背景下,綠色經濟成為全球產業競爭的制高點。數字技術將在綠色技術的創新和推廣、賦能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推動科學、低成本、準確的碳核算等進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相互賦能,成為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新動能的兩翼。其中,基于數字化的供應鏈轉型,從產業鏈、供應鏈全局來思考綠色轉型,將提升數字技術的減碳效能,打造推動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的啟動點。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