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15 15:22:27 經濟日報

我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再出實招。商務部等10部門發布《關于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的意見》,充分肯定發展加工貿易的重要意義,出臺系列支持措施優化加工貿易發展環境,助推加工貿易高水平發展。
改革開放之初,我國抓住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全球產業大轉移契機,鼓勵外商投資,發展加工貿易,承接全球制造加工業務,成功嵌入國際產業分工體系,有效推動了我國工業化進程,拓寬了就業空間,擴大進出口規模,增加貿易順差,改善國際收支,增強了國民經濟實力,奠定世界制造中心地位。
進入新時代,國際經濟環境深刻變遷,我國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謀求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工貿易具有了新的時代功能。
在世界經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國際生產分工體系和國際投資體系收縮,國際貿易、國際投資下滑,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面對的外部挑戰增加。加工貿易高水平發展承載著保障我國融入國際生產分工體系、保持與世界經濟緊密聯系、實現高水平開放發展的功能,對穩定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穩住產業鏈供應鏈具有重要作用。
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主要依靠技術創新、全要素生產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升級拉動經濟發展替代資本和勞動力要素投入規模擴張促進經濟增長的模式,在增長結構轉換中伴生著結構性失業增加。要實現穩中求進,既需要加工貿易發展承載穩就業的功能,也需要提高加工貿易發展水平,推動加工貿易加強研發和技術改造,提升制造水平和產品附加值,發揮其推動產品、產業結構升級,實現創新發展的功能。
要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實現平衡發展。以往,加工貿易集中在我國沿海地區。面對沿海地區勞動力成本、房地產成本、環境成本等更快上升的壓力,加工貿易謀求區位轉移,推動向中西部、邊境地區和東北地區等成本相對較低的區域梯度轉移,強化重點承接地、加工貿易承接轉移示范地、國家加工貿易產業園等載體建設,以加工貿易發展帶動相關地區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有助于促進落后地區工業化進程,縮小地區發展差距。
在加快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加工貿易作為銜接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聯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貿易方式,具有獨特的功能。推動加工貿易高水平發展,有助于進一步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擴大資源配置空間,鞏固國內大市場優勢,促進國內經濟大循環,有助于穩定外貿外資規模,鞏固外貿外資大國地位,保障扎實嵌入國際分工體系,參加國際經濟循環,夯實向貿易投資強國邁進的產業基礎。
新發布的《意見》中,鼓勵開展高附加值產品加工貿易,充分發揮其輻射帶動和技術溢出作用,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和優化升級,促進保稅維修業務發展,引導支持加工貿易梯度轉移,加強財稅金融支持加工貿易,強化加工貿易要素保障,優化加工貿易管理與服務,支持拓展國內市場,推進內外貿一體化,完善加工貿易配套政策措施,將為加工貿易持續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加工貿易有望在高水平發展中釋放出更大功能。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 桑百川)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