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5-13 13:46:41 中國交通新聞網

推動交通運輸行業數字化與綠色化深度融合,是實現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江蘇交通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立足“雙碳”目標,加快推進綠色交通與數字交通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建管養運綠色化、智慧化水平顯著提升,高新技術與傳統交通融合發展不斷加強,綠色智慧交通新興業態蓬勃發展。
科技支撐 構筑綠色智慧基礎設施網絡
依托在建高速公路、普通國省干線公路、農村公路改擴建和養護項目,推進基礎設施綠色低碳建設以及“智改數轉網聯”。一是開展綠色公路示范建設。先后建成524國道常熟段、342省道無錫段等綠色智慧公路,全面推進近零碳公路服務區創建,啟揚高速公路姜堰白米服務區建成近零碳高速公路服務區。二是推進綠色智慧航道建設。基本建成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綜合整治工程主體工程,建成4000多公里內河干線航道電子航道圖,啟用全國首個內河船舶手機導航系統。三是建設具有江蘇特色綠色港口。出臺全國首個省級綠色港口評價指標體系,推動港口岸線資源集約高效利用,在蘇州太倉港、南通呂四港推進無人駕駛集卡示范應用,6個碼頭獲評2023年中國港口協會“綠色港口”。
以人為本 探索客貨運輸服務新興業態
聚焦“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美好愿景,加快建立高品質、多樣化、人性化的出行服務系統,持續推進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一是深入推進運輸結構優化調整。打造省級鐵水聯運信息服務平臺,推動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箱制”發展,2023年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為16919億元,與GDP的比率為13.2%,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低于全國1.2個百分點。二是積極引導城市綠色出行。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5個城市獲得“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稱號,11個城市獲評全國綠色出行創建達標城市,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3.6%。三是促進互聯網貨運平臺經濟發展。培育運滿滿、中儲智運、南京福佑等一批全國知名網絡貨運龍頭企業,全省共有205家網絡貨運企業,數量居全國前列。
數據賦能 提升綜合交通協同治理效能
強化信息技術賦能綠色發展,全力推進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業務網絡、數據資源、信息系統和移動應用的深度融合。一是提高數據應用水平。采用電商模式創新打造全國首家交通“數據超市”,建立省市縣一體化交通運行監測系統、道路運輸安全風險動態評估預測系統。
二是建成綠色交通云平臺。實現交通基礎設施、交通工具、運輸服務、能源消耗、碳排放、資源占用、環境監測等關鍵數據的有效整合,有效支撐能耗“雙控”向碳排放強度和總量“雙控”轉變。三是健全綠色低碳交通標準體系。先后出臺綠色公路評價規范、綠色航道建設指南、多式聯運運營服務規范、機動車維修業節能環保技術規范等30余項綠色交通地方標準。
應用牽引 培育綠色數字交通產業集群
以重大工程和試點示范項目為載體,積極培育綠色智慧交通領域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品線和龍頭鏈主企業。一是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成立江蘇“智慧交通產業聯盟”“純電動運輸船舶產學研用發展聯盟”,推動全省智慧交通產業和純電動運輸船舶產業持續發展。二是以交通重大工程牽引交通裝備制造業發展。支持徐工集團研發無人駕駛壓路機、攤鋪機等成套養護裝備,在高速公路養護施工中規模化應用。三是打造智慧交通產業集群。印發《數字交通產業園認定標準》,支持蘇州相城、南通等數字交通產業園建設,推動南京江心洲“未來出行示范島”建設,打造一批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基地。
下一階段,江蘇交通將持續推進政產學研用協同聯動,將綠色交通、數字交通建設的成功經驗轉化為產業優勢,為加快建設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作出更大貢獻,全力以赴當好交通運輸現代化示范區的科技支撐典型榜樣。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