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5-20 14:19:00 證券日報

5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有關工作。會議提出,現代物流貫通一二三產業,聯接生產和消費、內貿和外貿,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有利于提高經濟運行效率。要進一步優化貨物運輸結構,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鐵路貨運、商貿流通等改革,推進物流數智化發展、綠色化轉型,補齊大宗商品物流、冷鏈物流、農村物流等短板,統籌推進物流成本實質性下降。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現代物流連接著生產和消費,是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國民經濟循環暢通的重要抓手。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是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必然要求。
“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降低社會物流成本,能在更大范圍把生產和消費聯系起來,擴大交易范圍,推動分工深化,提高生產效率,促進財富創造,有利于提高經濟運行效率,推動流通管理體制改革創新,加快建設現代流通體系,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劉向東表示。
從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來看,一季度,社會物流總費用4.3萬億元,與GDP比率14.4%,比上年同期、四季度均下降0.2個百分點。
從結構看,運輸費用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比重為53.0%,保管費用占34.2%,管理費用占12.8%。三項費用中保管環節穩中有降,運輸、管理環節小幅提升,社會物流環節由靜態向動態轉化,運行效率穩中趨升。
從倉儲物流角度來看,3月份,平均庫存周轉次數指數為55.8%,較上月回升13.6個百分點,隨著需求回暖倉儲物流周轉效率快速回升。從工業倉儲周轉角度來看,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存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回落3個百分點,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同比減少0.5天。
“工業存貨占比穩中有降,助力社會整體庫存水平趨于改善,相關的資金占用、倉儲物流保管費用占比隨之減少。”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物流統計處副處長孟圓表示,綜合來看,隨著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相關政策的落地,加之中央多次提出要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物流運行將延續向好恢復態勢。
但值得關注的是,企業增量增收但不增利的局面依然存在,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胡焓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需要持續提振企業經營活力,對癥施策緩解資金周轉緊張狀況。
談及如何統籌推進物流成本實質性下降,劉向東表示,加快推動社會物流成本實質性下降,一方面要統籌推進城市商業設施、物流設施、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和升級改造,推動物流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打通區域間商品和要素流通梗阻,實現全國物流設施一體化聯通、物流樞紐合理化布局;另一方面要加快完善物流交易市場制度,建設全國性和區域性商品交易平臺,培育發展物流和供應鏈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推動物流企業降本增效,打造更加便捷可靠的國際物流通道,構建綠色的閉環供應鏈。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的公告
- 四部門印發《2025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
- 拓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空間
- 電動化 電子化 可再生 國際快遞企業綠色發展穩步推進
- 深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
- 2025年將選擇34個左右城市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
- 三個維度數據描繪數字經濟活力圖景
- 如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政策問答·發展新質生產力)
- 累計增速連續上行,外貿大盤總體穩固——透視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數據
-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